后畬
2017-08-02 09:13:07??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崇雒后畬村,這個小小的村子,帶著古樸韻味行走在五月的扉頁上。 終于看到了那座寫有理學淵源的門樓,看到它的剎那,好像穿越到了舊時光里去似的。這幢有著如此氣派、豪華的大門里面是一大塊正正方方的地,除了雜草和瓦礫,居然空空如也。屋主人是誰?曾經有過怎樣的輝煌成就?這房子在當地應該是雄居于世,沒有人能與之相比的吧?知道者說這是周氏家族留下的,其他的無從知曉。如此,陽光下,只有那座靜靜無語的大門和大門上的精美磚雕與我對視。 門墻上雕有拿笏的文官,還有仙鶴、鹿以及龍與鳳,圖案精美絕倫。此時,這些圖案和門楣上四個有點暗淡的“理學淵源”磚雕大字和我一樣都站在繁華的背后,看著這里的蒼涼與蕭瑟。 記得不識字的外婆常說,千年的字會說話。那么只要讀懂眼前這幾個端端正正的字,也許就能解讀這幢房子所留在門樓的所有語言…… 人類創造出來的美到底要經歷多少的艱辛和小心翼翼才能讓其比較完好地留下來?對著這座有點破敗的門樓,或者說不久的將來就要倒下的門樓。心碎成片的我要剪來一段人間五月的煙火,來溫暖眼前的頹廢。因為,我要在這段暖暖的陽光里傾訴心語。可是,我的一支禿筆,無法寫出從前的華麗與如今的絕美,也無法將已斑駁的磚磚瓦瓦拼湊復原。我只是個過客,來去匆匆。 看完這座古門樓,穿過一條兩邊是土墻夾著的小巷,來到村子的主街上。街的兩旁是清一色木板房,民國末年和建國初期的建筑風格,難得在這里保存得如此完好。 中午的陽光潑灑在那條窄窄的村道上,泛著明媚的光。有點年代的杉木壁板在正午的陽光下,泛出一種淡淡的黃,很溫柔也很多情的樣子。據說這條街從前是集市,印象中,有集市的地方,就不會是個小地方。可見上畬村曾經是這一帶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街兩旁的居民,有的坐在門前,有的站在大門口吃著飯,他們都拿眼看著這些外來客。 村頭,幾只雞在那兒悠悠地覓食,一條土狗躺在一戶人家的新房門前,見了生人也不吠。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熟悉得像到了家一樣,于是,忍不住推開了一扇虛掩的門,可惜主人不在家。庭院里,滿屋的古樸就這樣迎接了我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 流年轉,山水遙,隔著黛紫色的煙霧,黯然發現,在這物欲橫流,浮躁無比的現實社會里,這些僅存的古老之美,終究是無法停留多久的。如傾國傾城的美人,如叱咤風云的英雄,如春之絢麗的花朵,最終都將化為泥土,因為所有的絢爛盡頭都將是一片寂滅。 流光如夢,時光是一抹長長的流水,不問來處,也不問歸處。可它卻在無形中改寫了很多歲月的流向。比如這個村子,比如那座只剩下門樓的古房子…… 要離開這個村子了,當一切漸行漸遠時,竟然沒有太多的留戀。某年某月,或許我會帶著懷舊的心情,重游這個叫后畬的小村子。(陳理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