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宇軒昂徐氏祠
2017-04-24 17:12:42??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徐氏祠堂。(張正松 攝) 鄭墩村地處建陽水吉鎮(zhèn)南面。相傳早年鄭氏在該處土墩上開基,故取鄭墩為村名。鄭墩村依山傍水,樹蔭竹茂,田腴地坦。 有徐姓滿公原籍江西,明初入閩,擇居水吉黃竹坑。數(shù)年后見鄭墩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而遷居鄭墩。此地真乃宜居之地,徐滿公的子孫“枝枝葉葉百重光,葉葉枝枝奕世昌。”地靈則人杰,明萬歷至崇禎年間,這支徐姓第十代至十二代,有14人連登科甲,出任尚書、府太守、縣知事等官職。故此,在“許民間聯(lián)宗立廟”的嘉慶年間,建了三座雄偉壯觀的屏障大門和非同一般的徐氏祠堂。 穿過巷口門樓,拐入彎曲幽巷。一幢器宇軒昂的高墻大院闖入視野,村里人介紹說這就是徐氏祠堂。祠堂與巷口的堡障大門建筑風格一致,同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走過歲月,走過時空,祠堂奇跡般地留存至今。祠堂大門的門樓斗拱相烘,飛檐翹角,門楣上嵌著楷書的磚雕“西甌徐氏祠”,四周裝飾著精細磚雕花紋。祠堂大門由一對石獅子守護,增加了祠堂的肅穆與莊嚴。一對石刻對聯(lián)分居左右: 東海家聲遠紹 雁墩世澤常鴻 除了那對石獅,門口兩側(cè)還矗立著威武的石雕群。一打聽,原來此石雕群是徐氏族人從小湖鎮(zhèn)大山坪(祝墩)月山——徐清叟的墓地遷移來的。 祠堂正廳上方供奉徐家始祖和列祖列宗中公認的佼佼者。在瞻仰祖輩的同時,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鞭策著子孫,要做本族中優(yōu)秀的人物,將來才有機會享受這種頂禮膜拜。大柱上精制的木楹聯(lián):“枝枝葉葉百重光,葉葉枝枝奕世昌。”是徐氏在鄭墩村興旺發(fā)達的真實寫照。 每年清明時節(jié),祠堂特別熱鬧。同族中的每戶人家至少會派一位男丁來祭祖掃墓。掃墓的水吉話叫醮墩,醮墩回來這餐飯要在祠堂中吃,而且這餐飯有個專有名詞,叫吃醮。有陪列祖列宗過年,共享天倫之樂的意思。除了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春節(jié)也要到祠堂供奉;還有逢族人家有大事也到祠堂辦理,如結(jié)婚、祝壽等,向先人報喜。平日家中釀酒、蒸糕、打白粿,也會拿到祠堂來供祖宗嘗鮮。人們相信,把祖宗供奉好了,就能得到祖宗風水蔭福,多子、旺財,消災、平安。 同姓同宗同祠堂,在鄉(xiāng)村叫“自家人”,祖輩的功德、曾經(jīng)的壯舉、家族的楷模,在同姓族人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如果沒有這凝聚力就失去了祠堂的生命。后人共同沐浴著先祖的恩澤,這也許是他們能把祠堂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因之一吧。(曹長美) |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