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紅色根據地的明珠——竹雞垅(二)
2017-04-05 16:25:38??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革命烈火在這里燃燒 閩北紅色根據地的明珠——竹雞垅(二) 1928年底,閩北紅軍五十五團攻下崇安澄滸后,建陽特支的工作從石維下逐步發展到竹雞垅(現麻沙溪頭)一帶。原籍浙江龍泉后遷居至竹雞垅呂墩的趙發發、趙陸陸兄弟倆早在1929年底就參加了閩北中國工農紅軍五十五團四連,不久,趙發發任排長。1930年2月,趙發發和趙陸陸兄弟受上級派遣來到竹雞垅,擴建革命根據地,組建了閩北紅軍補充連。在他兄弟倆的積極組織發動下,就先后有曾考基、馮祥貴等二十多人參加補充連,并由趙發發擔任補充連連長。這支補充連長期以竹雞垅為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活動。1930年8月,補充連全體戰士,在五福溪與國民黨黃坑馮克明部隊交火,因寡不敵眾,補充連一度被打散,連長趙發發,副連長趙陸陸率隊撤至竹雞垅杭上交界處住在李咕仔家中隱蔽,不幸被叛徒出賣,被引入敵人伏擊圈而光榮犧牲。 1932年9月,方志敏率領的紅十軍赤衛營一百多人作為工作隊,從崇安黎沅,經過高原嶺、蘭沅至竹雞垅,幫助建立區蘇維埃政府,在油坪大王廟前召開有幾百名群眾參加的成立大會,劉德祥任蘇維埃主席兼區長,饒天福任團支書,馮貴仔任政府秘書。此外,還設有其他機構。區蘇維埃政府下設溪頭、油坪、墩上、盤墩、蘭沅、呂墩、杭上、西際等八個村蘇維埃政府,其中溪頭村主席張水寶、油坪村主席謝旺仔、墩上村主席胡力寶,盤墩村主席馮貴仔(兼),蘭沅村主席吳文貴、呂墩村主席廖江生、西際村主席肖生貴。 蘇維埃政府成立以后,廣泛地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改革運動。在運動中,發動群眾斗爭了地主惡霸劉三子,沒收了他家銀元一千多元,和一百多畝土地以及衣物,牲畜等,均分給貧苦農民。10月,蘇維埃政府建立了竹雞垅赤衛隊和游擊隊,分別在溪頭、長坪、五里考、烏背壟等地對國民黨軍隊以及地方的反動民團、大刀會等,進行大大小小反圍剿戰斗,并取得勝利。 1932年11月,在閩浙贛蘇區領導人方志敏的領導下,從閩北蘇區選拔了一支排以上干部六十人組織的“參觀團”赴江西中央蘇區學習革命經驗。 閩北分區委特令邵光獨立團前往武裝護送。12月24日,獨立團從邵光縣委所在地竹雞垅出發,前往崇安星村與“參觀團”會師,執行護送使命。26日下午,當“參觀團”途經竹雞垅時,“參觀團”受到當地百姓盛情迎送。當地群眾紛紛自發送糧、送鹽、送衣服、草鞋等,場面十分熱烈。軍民魚水之情深深鼓舞著“參觀團”的每一個干部戰士。12月30日,“參觀團”在邵光獨立團的護送下,翻過一座座大山,突破層層的敵人防線,終于安全抵達江西黃村的中央蘇區。(區黨史辦供稿)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