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革命斗爭第一槍
2017-03-12 15:51:13??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哪里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1928年12月中旬,以陳耿為書記的崇安新縣委在燕子巖村召開會議,討論吸取崇安上梅第一次武裝暴動的經驗教訓,部署再次舉行武裝暴動。建陽特支書記陳順昌參加了這次會議,并領受了參加暴動的任務。1929年1月29日崇安縣委舉行了第二次上梅武裝暴動,石維下附近20幾個村莊出動了200余名民眾隊員參加暴動。第二次上梅暴動勝利后,陳順昌被補選為崇安縣委委員。 鄰近石維下村的崇安五夫鎮,反動惡霸詹樹政擁有的數百名反動民團,對暴動區域威脅甚大。為拔除這顆釘子,1929年農歷正月初四日,崇安民眾隊出動1000余人攻打五夫鎮,回潭、石維下等20余個村莊也出動200多民眾隊員參加攻打,并被分配負責攻打五夫鎮西門。五夫民團沒有見過這種浩大的聲勢,嚇得慌忙逃竄。 民眾隊攻占五夫鎮后,反動民團不甘失敗、在匪首盧興邦的配合下,向五夫反撲過來。這時,由于風猛雨急,民眾隊的彈藥淋濕,加上民眾隊員是上百個村莊集合的,配合失調,不得不退出五夫。在突圍中民眾隊員犧牲甚多,石維下村的民眾隊員余春輝、吳金生等也在突圍戰斗中犧牲。五夫民團及盧興邦匪部近千人向石維下、回潭撲來,民眾隊被迫向深山密林轉移,劉金備等數名隊員來不及轉移被捕,分別被殺害于回潭、五夫。 1929年春,為保存來之不易點燃的革命火種,陳順昌吸收這一慘痛教訓,在石維下附近各村的民眾隊員中,挑選精干隊員組成農民游擊隊,轉入崇山峻嶺中開展游擊戰爭。 與此同時,建陽特支的發動|地區,由石維下等地擴大到將口的橫塘、洋墩、張墩頭、靈風及城關附近的南林。農歷年底,、又發展到莒口松源、焦嵐及麻沙的焦溪、竹雞垅一帶。隨后,在閩北紅軍五中五團攻下崇安澄滸之后,建陽特支的工作,從南樹下發展到崇安的興田、黃土、澄滸、虹橋、黎源一帶。至此,從東起石維下、南樹下,西至竹雞垅(今麻沙溪頭),北至澄滸,縱橫近百里的區域范圍內,除一些大集鎮(如興田、麻沙、莒口等)外,幾乎所有鄉村都有民眾會和民眾隊的組織。他們秘密捕抓惡霸土豪,用土豪家抄來的金銀和現金大洋,購買槍支彈藥,武裝民眾隊。至1930夏武裝割據的根據地局面基本形成,為其后中共建陽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區黨史研究室供稿)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