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楠木小鎮 宋韻建本流芳
2017-03-12 15:49:26??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千年楠木小鎮 宋韻建本流芳 鄧 雪 范宇蝶 文/攝 ? (建本文化園景色) (楠木林3D畫) (水南古村蔡家巷) ? 2月11日元宵節,位于建陽區麻沙鎮的楠木林景區吸引來上百名游客,千年楠木林、水南古村、建本文化公園等一系列景色引人入勝。 楠木林3A級景區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是建陽區2016年依托麻沙鎮生態資源優勢,以“建本文化”“理學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為內涵,打造集旅游、休閑、度假、養生為一體的3A級旅游度假區。 千年楠木林,別樣風景 漫步楠木林木棧道,入眼的都是郁郁蔥蔥、高聳入云的楠木,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楠木香。楠木林是麻沙鎮水南村的“風水林”,總面積約100畝,由約1000株珍貴楠木構成,是國家級特種樹生態保護林。其中最大的“楠木王”,主干直徑約2米,高30多米,樹齡達860年。楠木林傳為宋代理學家蔡元定首植,繁衍保護至今已有千年。 一幅幅3D畫栩栩如生,猴子、犀牛、豹子、老虎等動物出現在楠木根部,根據樹洞的形狀繪制而成。 “我們在保持楠木林原貌的基礎上,因樹制宜,建造了樹洞3D畫、西游記人物綠雕等景點,讓這座千年楠木林變得更加生動可愛。”麻沙鎮副鎮長范宇蝶介紹。 穿過樹洞3D畫區域,沿著林道向前,憨態可掬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個西游記人物綠雕映入眼簾。原來,張紀中版《西游記》的過火焰山(孫悟空與牛魔王打斗)場景設在此處。由于楠木林古樹參天,生態優美,也曾是《碧血劍》《鹿鼎記》《畫皮2》《倚天屠龍記》等多部知名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 水南古村落,古韻悠悠 走出楠木林,踏入水南村,悠悠古韻撲面而來。這座始建于唐末的村莊現留存有清代古民居7棟,是蔡元定的故鄉,“五經三集注”的“蔡氏九儒”就是從這里走出來的。 踏著青石,走到蔡家巷,兩旁古樸傳統的古民居錯落有致,村民扛著鋤頭從家中走向田間,孩子們在巷子里嬉戲。 沿著村道,來到古色古香的蔡氏祠堂,這里供奉著“蔡氏九儒”及先人的靈位,每年都有多批海內外蔡氏后裔前來祭拜。 從大門進去,兩邊紅墻上浮嵌鈦金鍍制的“西山”“廬峰”字樣,這是宋理宗題給“九儒”的御書。宗祠分上下兩大廳,三進十間,都在防火墻下形成四水歸內的結構。中直兩廳稱為“濟陽堂”和“九賢堂”,保持古代木雕工藝。 “濟陽堂”正中設有紅色的大龕樓,可放1130個靈牌,兩壁懸掛有16幅古代畫像。 建本文化園,繁榮再現 建本,是指宋代建陽麻沙、書坊兩個鄉鎮刻印出版的圖書,與蜀本、浙本齊名。建本文化園占地約23畝,建設總投資2000萬元,建有大型浮雕建本群像文化墻、建本文化廣場、休閑步行道、健身路徑、觀景涼亭、老年兒童活動區等設施。 在建本群像文化墻上,作坊開張、書販購書、建本展銷、雕版印刷、水陸運書等畫面栩栩如生,再現了當年此處刻書印刷業的繁榮景象。 “西江估客建陽來,不載蘭花與藥材,裝點江山真不俗,麻沙坊里販書回。”這是清代詩人查初白對麻沙書坊盛況的描述。 南宋時期,麻沙是全國的三大刻書中心之一,刻印書籍的數量居全國之冠,素有“圖書之府”的美譽。同時,麻沙又是建本圖書銷售的集散地,水陸運輸十分發達,天下客商、販者如織。當時麻沙的古版書籍,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日本、朝鮮等國,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麻沙雕版印刷,是古代較為先進的印刷方法,它始于唐代中葉,至宋代大盛。宋代雕版大多選擅于手工書法者繕寫,字體端美,校刻精致。麻沙本的字體,有其特殊的風格,字畫起筆、轉筆、止筆,都帶有棱角,與別處所刻的書,顯然不同。 縱覽麻沙,山川秀麗,古跡眾多,人杰地靈,群英萃集,是宋時朱熹、游酢、蔡元定等名人講學著書之地,為閩北文化古鎮。楠木林景區里,靈巖山色、岱峰夕照、象巖晴雪、煙雨花村、武陵橋月,一幅幅景色美如畫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