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舞臺藝術創作生產令人期待
2017-01-09 09:00:49??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記者從1月5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藝術基金運行三周年座談會上獲悉,3年來,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群星獎等國家級文藝評選獲獎劇目中,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項目占到60%到80%,呈現“多點開花、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據悉,國家藝術基金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以來,共有14017個申報主體向基金申報15906個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共立項資助項目2087個,資助資金總額約18億元,項目資助范圍包括舞臺藝術、傳播交流推廣、藝術人才培養、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美術創作等領域。3年來,國家藝術基金在頂層設計上形成了國家設立、政府主導、專家評審、面向社會的運作模式,通過“基金制管理、項目化運作”的方式,始終堅持制度為本、制度先行,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逐步形成了“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遠程申報、遠程評審”“大比例使用專家”等思路和方法,保障了項目評審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蔡武在座談會上表示,國家藝術基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創作生產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進一步抓好項目管理和地方體系建設工作,抓好《國家藝術基金“十三五”時期資助規劃》的宣傳和實施。 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少華主持座談會。與會的文化部、財政部有關司局負責人,部分省區市文化廳(局)代表,專家學者、藝術家代表,獲資助項目主體代表,對國家藝術基金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藝事業繁榮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1月3日至4日,2017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2016年文化工作,部署2017年重點任務。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在繁榮藝術創作生產的道路上不斷邁進、勇攀高峰。新的一年,舞臺藝術領域創作生產令人充滿期待。 在重要時間節點呈現藝術佳作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慶祝建軍90周年和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第十五屆亞洲藝術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將涌現怎樣的舞臺藝術精品?各藝術院團將組織哪些重大文藝演出活動?令人十分期待。 記者了解到,中國交響樂團正著手創排迎接黨的十九大隆重召開《龍聲華韻——經典與新創》專場交響音樂會,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是其鮮明特點。《紅旗頌》、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和《沁園春·雪》、鋼琴協奏曲《奠基者》等樂團系列原創經典保留曲目將登上舞臺。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央民族樂團組織優秀藝術家,組成強大演出陣容,將傾力呈獻一臺氣勢恢宏、品質高雅的節目。在整體策劃與曲目安排上,音樂會力求以多樣化形式和內容,展示當今中國音樂文化繁榮與發展的整體面貌。 據了解,慶祝建軍90周年題材是舞臺藝術創排的重點。如天津歌舞劇院精心創作大型原創舞劇《海河紅帆》。該作品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在時局混亂的天津租界發生的一段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故事。天津歌舞劇院院長高久林表示,該劇向為民族解放事業而壯烈獻身的共產黨員致敬,全劇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濃郁的人文情懷和獨特的天津地域文化風采。 反映時代、傳承經典、貼近基層 2017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等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將重點扶持一批聚焦“中國夢”時代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現實生活的舞臺藝術作品,讓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可以預見,在這一工程引領下,將有更多反映現實題材、簡樸舞美、回歸藝術本體的藝術作品被搬上舞臺。 2017年,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戲曲傳承發展政策將發揮明顯的引領作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在“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類別上也采取了相應舉措:將戲曲和民族歌劇等民族藝術形式明確列為年度資助重點。在文化部指導下,中國歌劇舞劇院復排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演出后廣受好評。據悉,在進一步打磨后,該劇將在今年再登舞臺。中央歌劇院與海南省攜手創排的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將“娘子軍”這一紅色經典題材首次以歌劇形式創作演繹。1月4日,中央歌劇院在北京召開《紅色娘子軍》舞美方案審議會,該劇將在細致研磨后再度推上舞臺。 2016年末,中宣部、文化部等部委聯合下發通知,部署開展2017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可以肯定的是,2017年,反映基層生活、活躍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品還將持續涌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和“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心連心”及群星獎優秀作品巡演、文化藝術志愿服務等,仍是全國藝術院團的工作重點。 記者了解到,國有文藝院團已經開始積極行動。國家京劇院1月3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慰問殘障人士專場演出《桃花村》。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推出“童伴展風采,好劇我代言——2017‘小小代言人’主題活動”,為少年兒童打造展現風采的平臺。此外,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各藝術院團也將奉獻系列藝術演出活動,陪伴廣大農民群眾過一個歡樂喜慶的春節。 繼續豐富“一帶一路”舞臺藝術作品 日前,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正式公布。其中,文化部“一帶一路”藝術創作扶持計劃堪稱亮點。該計劃指出,支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機構在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領域開展聯合創作,在國內“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實施“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通過國家藝術基金對“一帶一路”主題藝術創作優秀項目予以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2016年成立。作為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倡議發起的大型多邊性國際化演藝產業平臺,首批已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21個國家和地區及兩個國際組織的56家成員單位加盟。作為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首部巡演劇目,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推出了舞劇《蘭花花》。 在文化部“一帶一路”藝術創作扶持計劃支持下,2017年將有更多優秀劇目出現,繼續豐富“一帶一路”舞臺藝術作品,并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如中央芭蕾舞團歷時近一年,精心排演了世界經典芭蕾舞劇《舞姬》,該劇取材印度詩劇,編舞初成于俄羅斯,最后成熟于美國,舞美設計源自波蘭,排練者來自比利時,堪稱一部融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藝術家智慧的集大成之作。中央民族樂團將推出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表示,希望通過該劇更好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記者 張婷)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圍繞基金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記者 楊曉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