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醫(yī)院”開張
2016-12-30 09:25:20??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昨天(30日),故宮文物醫(yī)院正式開張迎“病患”,同時故宮教育中心、“建福榜”揭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舉行。 新落成的故宮文物醫(yī)院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yè)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也是服務于“平安故宮”工程子項目“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的重要工程。 故宮文物醫(yī)院坐落于故宮西側院墻內側,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從空間上整體劃分為6大區(qū)域,分別是科技保護區(qū)、分析檢測區(qū)、書畫修護區(qū)、綜合工藝修護區(qū)、綜合藝術品修護區(qū)、金屬鐘表修護區(qū);從功能上劃分為文物科技實驗室、文物修護工作室和文物保護管理與展示宣傳3部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故宮文物醫(yī)院將作為文物修復的常規(guī)展覽場館向公眾開放,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可近距離參觀文物修復的全過程。 故宮博物院除收藏有180多萬件文物藏品,同時也保存有許多中國古代特有的文物保護修復傳統(tǒng)手工技藝,并擁有以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古書畫臨摹復制技藝、青銅器修復技藝、古代鐘表修復技藝、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等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代表的10多個門類的保護修復專業(yè)隊伍。 之所以將文保科技部展示區(qū)命名為“故宮文物醫(yī)院”,一是因為文物修復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像患者到醫(yī)院看病一樣,不僅需要有傳統(tǒng)技術的工匠進行經驗性地判斷,也需要借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二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后,文物修復受到歡迎的程度明顯提升,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希望使觀眾了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記者張然)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