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關注大陸"旅游廁所":造價高 成景區另類宣傳
2016-11-17 09:43:30??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臺媒稱,近日,廣西旅游發展委員會組織2016年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檢查暨“廣西廁所革命在行動”主題調研采訪,記者看到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旅游廁所。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6日報道,據了解,2015年2月26日,全國旅游廁所工作現場會在桂林召開,宣布將用大約3年時間展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行動,力爭在2017年左右實現大陸旅游廁所“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 很多“小清新、略優雅”的新式廁所,成了景區另類宣傳,例如欽州坭興陶藝術館的廁所大門設計成大型陶壺狀,兩邊配上蘭草圖案;欽州火龍果山莊的旅游廁所建在樹林邊,就做成大樹樁的造型;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景區的旅游廁所則是一所木房子,屋頂上蓋了厚厚的金黃稻草,洗手臺裝飾有船錨,門板上則是噴繪的紅樹林和白鷺圖案…… 在上林鼓鳴寨的“中性廁所”(即不分性別的母嬰、身心障礙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專用衛生間)、可以雙面推開的門。中性廁所里,設置了嬰兒躺板、兒童座位、兒童馬桶和洗手臺、紅外感應自動沖洗系統、身心障礙人士扶手和護欄,還有呼救按鍵和應急系統,實現特殊人群的如廁需求。 一座旅游廁所的新建、改建,至少需要3、40萬元人民幣,且很難得到效益回饋,所以此前很難得到關注和資金。但在“旅游廁所革命”中,國家旅游局將旅游廁所是否達標,上升到了景區評A、飯店評星中“一票否決”的地位,促使各地下力氣開始建設。 在“旅游廁所革命”的推行中,“養廁所”成了建廁所后最重要的問題。 此前就有不少旅游業界人士曾表達,建廁所不難,難的是后期維護管理,讓廁所長期保持干凈。各地也想了各種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