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0分作文3句 臧克家如何考大學?
2016-09-21 10:56:57??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很多人都會認為,臧克家這樣一位顯赫文壇的大師,肯定小時候?qū)W習成績很好,說不定還是學霸、考霸一類的精英呢!但是,臧克家跨進大學之門簡直可以用差點“失之交臂”來形容。 如果放在現(xiàn)在,這位后來成為“農(nóng)民詩人”的文壇巨匠會被拒之于大學校門之外。因為1930年臧克家在青島國立大學的入學考試中,數(shù)學得了個“鴨蛋”,不但數(shù)學考了零分,而且作文也僅僅是三句詩歌:“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當時,青島國立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聞一多出了兩個作文題:《你為什么報考青島大學》、《生活雜感》。臧克家選擇了《生活雜感》,其答卷僅僅寫了上述3句詩。如果按照如今高考的模式,依靠這3句短詩是不會被錄取的。而臧克家的“伯樂”、文壇大師聞一多獨具慧眼,反復詠誦詩句后,不禁拍案叫絕,給出了98分的高分。 臧克家也沒有辜負聞一多先生的期望,進入大學后很快就發(fā)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詩,并于1933年出版了轟動一時的詩集《烙印》。詩集《烙印》出版后,很快被搶購一空,好幾家書店還爭奪其再版權。許多著名評論家特意為《烙印》撰寫文章。茅盾認為臧克家是當時青年詩人“最優(yōu)秀中間的一個”。朱自清評曰:“從臧克家開始,我們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農(nóng)村為題材的詩。”王統(tǒng)照稱道:“(臧克家的出現(xiàn))真像在今日的詩壇上掠過一道火光。”聞一多評述:“克家的詩,沒有一首不具有一種極頂真的生活意義。” 如果不是聞一多先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數(shù)學0分、作文只寫了3句詩的臧克家,恐怕絕難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也未必能夠成就后來的文壇大師。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