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抓服務 著力打造宜居社區 ——記南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童游街道靜園社區黨支部
| 2016-07-18 16:21:50??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張笑臉,一杯熱茶,讓剛剛還因為漏水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的兩位鄰居,漸漸冷靜下來,這是在童游街道靜園社區“曼華調解室”里發生的一幕。 居民的歸屬感是決定社區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靜園社區為了提高居民歸屬感,穩抓服務,著力打造宜居社區。近年來,靜園社區創建了“省級就業星級社區”、“省綜治網格社區”,先后獲得了建陽“先進基層黨組織”、建陽“平安社區”、南平市“文明社區”、福建省“社區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交通安全示范社區”等殊榮。 推行“黨員活動日”提升黨員歸屬感 靜園社區現有住戶2922戶,常住人口9273人,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8家,社區工作者5名,黨員41人,其中長期外出黨員17名。2015年社區黨支部積極推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共組建了233人的專業黨員志愿者隊伍。 為了進一步讓基層黨員動起來,積極參與組織生活,提升黨員歸屬感,靜園社區將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定為“黨員活動日”。以“茶話會”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員活動。“茶話會”形式有趣新穎,通報社區黨務、居務情況,讓黨員參與討論社區各項事務管理,真正樹立“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識。還邀請“優秀共產黨員”或各行業的模范典型現身說法,講述他們的先進事跡,鼓勵社區黨員向身邊的楷模學習,激發黨員扎根基層、服務社區、干事創業的熱情。并利用遠程教育終端,組織黨員觀看相關教育片,進行學習討論、互動交流,激發黨員參與的內在動力。 此外,社區還制作“黨員活動日”聯系卡,將每月活動日的日期及黨員承諾打在卡上,讓每位黨員都清楚自己應履行的權利與義務。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黨員微信群,每日群發社區黨務、居務信息和微信新聞《三分鐘的新聞早餐(綜合版)》,讓黨員知曉天下事。 開展創先爭優創建宜居社區 近年來,靜園社區黨支部根據上級統一部署,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共建和諧宜居新社區”這一主題,先后開展了“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群眾路線”等學習實踐活動,努力服務居民群眾,著力解決社區建設和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2015年初,靜園社區建立司法工作室,設立“曼華調解室”,并與法律診所實現“三室合一”,實行居所共管,業務上接受司法所指導。對糾紛實行分級化調處,即一般性糾紛由社區調處,有難度的糾紛請街道司法所參與調處,重大矛盾糾紛由法律顧問參與調處。結合茶話會,聘請張建財律師前來社區授課,講述離婚案例,以及簽訂合同時所需注意的細節等居民常見的問題。同時,積極協助司法所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安置幫教對象進行幫扶工作,對轄區內所有社區服刑人員均落實監管幫扶措施,有效實現了社區安置幫教率100%,為社區和諧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五年來,社區共調解民間糾紛220起,排查矛盾220起,無一起“民轉刑”案件。 2014年6月成立了社區戒毒(康復)集中管理工作站,現有在冊戒毒康復人員89人,工作站承擔了部分鄉鎮社區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的幫扶工作,為社區和諧穩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靜園社區黨支部堅持以人為本,塑造了社情民意直通車,組建了文藝隊伍,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著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和諧家園”。 提升服務水平共創“幸福和諧”社區 靜園社區黨支部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社區工作立足點,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精心構建社區網絡平臺,提升社區環境質量,切實解決居民實際問題,讓群眾成為社區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增強社區的親和力。 靜園社區黨支部圍繞民生幸福,結合社區部分困難戶的實際情況入戶走訪,切實提高服務質量。近年來,社區成功調解鄰里矛盾糾紛30起,為民辦好事35件,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日前潭榕大廈附近的昌盛路段有不少坑洼,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同時也有損城市形象,社區第一時間聯系、協調市政有關部門對道路進行了全面修整。 靜園社區黨支部圍繞“創建平安社區”,以便于維穩和管理為原則,將社區劃分三級綜治管理服務網格。一級網格1個,為社區所有轄區區域,由社區書記負責。二級網格6個,5名社區工作者為格長。三級網格30個,根據實際情況將每個二級網格劃分為5個三級網格,每個網格選聘一名群眾信任的居民格長。并將熱心公益事業的黨員干部、教師、業主、物業等群眾發展為“五大員”,協助格長做好網格內的社會管理服務工作。推行網格化管理以來,一些潛在的矛盾得以及時解決。近日由于潭榕大廈業主交納了辦理獨立水表的費用,但是開發商沒有給他們辦理,業主們不交水費,造成物業公司欠自來水公司兩萬多元水費,自來水公司多次催繳沒有效果只好停水幾天。業主們要求社區協調解決,居民代表、物業公司、自來水公司三方經過協調圓滿解決了獨立水表和水費的問題,使得群眾更加信賴和肯定社區的服務和工作。 ?? (梁璇芊)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