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建陽(165) 建本《水滸》
2016-06-27 17:12:45??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明初《水滸傳》抄本傳入明宮廷時,朱元璋親筆御批此書為"倡亂之書",以至于無一家書肆敢刊印。唯獨建陽崇化書肆對皇帝禁令敢于視而不見,率先刊刻《水滸傳》,這個最早的《水滸傳》版本,于今還剩有五回殘本。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話幾乎成為古訓。然而中國的事情就是怪,你越說"不讀",民眾越好奇,越想讀。《水滸傳》所述官逼民反、替天行道這些都是封建統治者所不容,手抄本問世即遭大明皇帝朱元璋的禁令,但也為此書以后暢銷埋下了伏筆。 建陽遠離皇城,天高皇帝遠,偏僻的地理位置,使一些書肆主人對皇帝禁令敢于裝聾作啞。坐在金鑾殿龍椅上皇上也會變,待書版刻出來,也許禁令又取消了。《水滸傳》是在崇化書坊率先刻梓問世的。對此我們應持敬佩之心。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推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水滸"字面的意思是水邊,故事發生地多在山東水泊梁山。其內容講述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綠林好漢,聚義梁山,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全書定型于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圣嘆刪節為七十回本,是如今最常見的版本。 《水滸傳》中描繪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沖雪夜上梁山,吳用智取生辰綱,宋江怒殺閻婆惜,景陽岡武松打虎,武松斗殺西門慶,武松大鬧飛云浦,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眾虎同心歸水泊等等。我小時候看《水滸傳》小人書,最愛看是每位英雄的綽號與來歷,然后與小伙伴比誰記得多,說得準。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霹靂火秦明,青面獣楊志,黒旋風李逵,神行太保戴宗,拚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一丈青扈三娘等等,眾英雄武藝高強,劫富濟貧,愛打抱不平等忠行義舉,至今還來自童年的記憶。 《水滸傳》建本有眾多刻本,主要有明萬歷余象斗雙峰堂刊刻《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明萬歷建陽劉榮吾藜光堂刻本《全像水滸志傳評林》,明崇禎年間劉欽恩藜光堂《新刻全像忠義水滸志傳》,明崇禎書林富沙劉興我《新刻全像水滸傳》,熊飛雄飛館《精鐫合刻三國水滸全傳》等等。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