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建陽(164)建本《三國演義》
2016-06-20 22:13:28??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古代小說中,《三國演義》雕版印刷版本也許是最多的,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三國演義》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現存明代刊本就有30多種。其中建本有10多種,展示著建本的輝煌。 《三國演義》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間的流傳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大,是古代歷史小說中少有的。多數專家認為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依據陳壽《三國志》、裴松之《三國志注》等歷史著作基礎上,編撰出的通俗演義。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余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非凡的敘事才能,刀光血影、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特征化性格的藝術典型,淺簡的文言白話,構成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特色。《三國》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諸葛亮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曹操殘暴奸詐,關羽義重如山,張飛勇猛剛毅等等。小說以恢弘的氣勢,宏大的場景,動人心魄的故事情節及生動感人的人物描寫,吸引多少讀書種子,紅樓怨女,天涯游子,得建本《三國演義》在手欣喜望外。也贏得藏書家的青睞, 好書稿也給刻書家帶來利益。讀者瘋搶,市場脫銷。書商先付書肆定金,印工加班加點,日夜輪班刷印,依然供不應求。確實讓建陽書肆火了一陣子。當時出現眾多種版本的《三國演義》。僅明萬歷年間,就有黃正甫刻本、吳觀明刻本、書林楊美生刻本、雙峰堂余象斗刻本、誠德堂熊清波刻本、種德堂熊沖宇刻本、忠正堂熊佛貴刻本、聯輝堂三坦館鄭少坦刻本、書林鄭世容刻本等十幾種。 "麻沙本"當時出售量占比例較大,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每種版本印數都比以往更多。明余象斗雙峰堂刊刻《三國演義》最早的批評本《批評三國志傳》,現存英國不列顛博物館,牛津大學圖書館。明書林熊清波刊本〈新刻京本補遺通俗演義三國全傳〉,現存北京圖書館,日本德富蘇峰成簣堂,明建陽楊起元閩齋刻本,今存日本內閣文庫。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