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田
2016-06-01 16:54:20??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晚霞緋紅,淡淡地涂在空曠的曬谷坪上,幾個跳蕩的身影,像是在曬谷坪上演皮影戲。 不,不是皮影戲,她們在跳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跳房子,跳方格,跳方陣。這是一款古老的游戲,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跳房子也是一種世界共同的兒童游戲,只是大家所畫的房子形狀和數量的組合各有不同罷了。我們閩北水吉畫的形狀呈田狀,所以叫跳田。 曬谷坪是泥地,找一根樹枝畫一個長方形,再橫三等分、豎二等分,得六塊田。最后一格再三分做交易所。游戲人數2-3人或更多皆可,通過翻手掌或錘子剪刀布決定游戲順序,一般超過三個人就會另起爐灶,免得等的時間過長。每人撿一個自認為最合適的瓦片做子,把子扔入田一,單腳跳著把子從田一依次踢到田五,再踢入交易所。子在交易所的第一間,要閉眼返回;子踢入第二間,單腳跳返回;第三間,走著返回。在踢子和返回的過程中,不管是子壓線還是腳踩線,都屬犯規,算失敗,輪下一個人跳田。若能安全返回,算交易成功,可以背朝田(不能看田),子從肩膀上扔過,落入哪一丘田,就算買下哪一丘田。下次踢子踢到買下的田時可以雙腳落地休息。若在背田買田的過程中,把子扔到界外或子壓線,則買田不成功,下次輪到你玩時,再買過,可以省去前面交易的手續。最終以誰買的田多為勝。 此游戲簡單易行,隨便家門前的空地或屋內的大廳都能玩,泥土用樹枝畫田;磚地用瓦片畫田。做子的瓦片更是滿地都是。三、四歲學會單腳跳的孩子就會玩跳田游戲了。 游戲雖簡單,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卻很有好處。跳田游戲的精粹在于跳躍,保持身體平衡和彈跳能力,對發展幼兒的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同時,還能增強肢體肌肉關節機能,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跳田游戲有著農耕時代的遺跡。農耕一定得有田,擁有田地是每位農民的夢想,他們的孩子從父母的日常生活中知道了買田的重要性,并把這種夢想開發成一款游戲,真是聰明無比。這樣,既能跟小伙伴愉快的玩游戲,又能為父母討個好彩頭,而不會遭到父母的責罵。這個討彩頭,比正月初一"吃波凌(波菜)會買田"的民俗來得更可觀可感。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田地公有,不用買田了。對仍熱衷于跳田的孩子,父母已是頗有微詞,因為這個游戲的副作用是很費鞋子,沒踢幾次石子,就能把鞋前踢出一個洞來。在買布憑票的年代,父母自是極心痛鞋子的,況且做一雙布鞋也得耗費不少時間。所以,當年我常常是光腳跳田的。 如今,在城里已看不到孩子跳田了,他們這一代已不知田為何物,看到聽到的都是數碼產品,玩的自然也數碼了,苦的是他們的小眼睛。 偶爾回家,看到曬谷坪上有孩子跳田,我注視了良久。跳躍中的發辮隨心情一甩一甩地飛舞,欲倒還跳的身姿活潑動感,身影扯著傍晚的霞光,像一出美妙的皮影戲。 (曹長美)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