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
2016-06-01 16:54:37??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孔子的《論語·學而篇》中有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經典,"君子務本"為"立本之道"。 人以何立本?值得深思。 20世紀初,美國福特公司一臺電機出故障,整個車間幾乎停產。許多專家都找不到癥結。后來,公司請著名的物理學家、電機專家斯坦門茨幫忙。斯坦門茨研究了3天,最后在電機癥結處劃了一道線,故障排除了!斯坦門茨開了個帳單: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福特先生付了酬金。 這個故事得出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口號--"知識就是財富"。但是許多人不知道,這個故事還有更值得人們深思的地方。斯坦門茨原本是德國技術員,因為德國經濟不景氣而失業來到美國,由于舉目無親,只得四處流浪,直到幸運地得到一家小廠老板的青睞,雇用他為馬達制造技術員為止。他心存感謝,刻苦鉆研,很快掌握了核心技術,并且幫小廠接了很多訂單。當福特先生得知此事后,對斯坦門茨十分欣賞,先是痛快地給了他酬金,又親自邀請他加盟福特,沒想到卻被他拒絕了。斯坦門茨的理由是小老板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一旦他現在離開,那家小工廠就要倒閉。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了收購那家小工廠的決定。董事會的成員都覺得不可思議,福特先生意味深長地說:因為那里有斯坦門茨那樣懂得感恩和有責任感的人! 現在,不少主流知識份子們都在想著怎么販賣他們的"知識",忙著走穴,忙著炒作,忙著出名。在許多人感嘆世風日下,感嘆道德敗壞,感嘆人心不古之時,是不是也該醒悟過來,在宣揚"知識就是財富"的時候,我們其實遺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辟如,"感恩與責任",這可比財富重要得多! 江西有個退休干部鄭宜棟,為了償還去世父親解放前欠下的債務,用67年來還一筆本可不必還的債務,用自己的堅守表達對社會公序良俗的自覺遵守。 鄭宜棟的立世之本,一在誠信待人,二在忠于自己。忠于自己,就是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信念。良心就是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信念就是心中無形的準繩。也許鄭宜棟有些固執,但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守得住自己信念的人。 北大才女劉媛媛,面對"年輕人你不要看不慣,你要適應這個社會"的勸說,勇敢地拋出"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的鏗鏘言辭,并就"我們年輕人能為這個世界做什么?"、"當全社會都被九零后占領的時候,大家想把這個社會變成什么樣?"進行深刻思考。盡管,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那種站在風口浪尖上去把握國家命運的人物,大多數人只是普通的升斗小民,也許現實生活讓每一個年輕人都忙著生存,而沒有夢想,沒有時間關心政治,沒有時間關心環境,沒有時間關心國家的命運,但是,還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這件事就是,在老去的路上,一定不要變壞,不要變成你年輕的時候最痛恨、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 在現實中,每個人在走入這個世故的社會前,都會經歷一番內心的掙扎,堅守原則或目標,可能有所收獲,但更可能一無所有。所以,如何為人,立何為本?成為每個有思維的人必須面對的。其實,這個世界終究是由每個個體組成的,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細胞,如果每個細胞都是好的,那么由這些細胞組成的世界不也是好的了。如果你為官一任,你造福一方,不貪污腐化;如果你是一名老師,你為人師表,不誤人子弟;如果你是一名醫生,你仁心仁術,不收受紅包;如果擺地攤,你不賣地溝油小吃,不缺斤短兩;如果你開工廠當了老板,你不偷工減料,不生產次品……如果每一個人都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線,都能成為那種難能可貴的年輕人,一輩子都嫉惡如仇,不隨波逐流,不摧眉折腰,不放棄自己的原則,不失望于人性。那么,這個世界真的會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好了一點點。 故,人以何立本,君子之性也。 ?? (若水)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