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16-06-01 10:54:55??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斯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溪源村美麗鄉村。(丁曉雄 攝) ??? 本報訊潭城街道溪源村是南平市五星級美麗鄉村。全村面積2.3萬畝,有6個自然村2036人,黨員81人。近年來,溪源村通過抓班子、隊伍、制度"三個建設",突出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干部駐村蹲點、黨員聯系群眾"三個載體",使"黨建富民強村"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全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繪就了"支部強、機制活、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優美畫卷。 該村不斷創新思路,優化完善機制,增強發展活力。村黨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建168"和每周"三個一"工作法等制度,促進班子干事創業。牽頭成立溪源為民果蔬專業合作社,引進建陽果蔬龍頭企業福櫻農藝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以資源入股,與區旅游發展公司合作成立"溪源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美麗溪源投資發展公司發展拓展項目,合伙式推動溪源鄉村旅游做大做強。通過有效推進"六要"群眾工作法、為民辦事全程代理、"三級聯動、重心下移"聯系服務群眾等工作機制,努力提高服務群眾水平。持續開展"牽手聯創、互動發展"活動,采取"區級領導聯鄉、部門單位聯村、機關干部聯戶"的方式,幫扶重點村,形成了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良好導向。 游人流連忘返。(鄧雪 攝) 通過村黨支部引領,溪源村已形成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設施農業方面,建立標準化果蔬大棚基地、休閑垂釣旅游觀光基地,形成煙葉、果蔬、苗圃、水產養殖農業特色產業。同時,每年果蔬大棚出租也為村財增收10萬余元。鄉村旅游方面,積極融入建陽區旅游產業發展,依托美麗鄉村旅游,通過休閑步道串聯起呂氏宗祠、探花亭、農家記憶館、古民居及千畝松樹林等人文自然景觀,并對接考亭休閑綠道網絡系統、閩臺鄉村旅游試驗基地,形成大考亭旅游圈的鄉村旅游精品路線。日接待游客量達200多人,雙休日達800多人,目前還正努力把溪源村打造成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 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全村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村集體投入200余萬元資金,建立100畝標準化果蔬大棚基地,引導村民發展百香果、草莓、黃金蕉等特色農產品,帶動村民果蔬種植面積200多畝,畝產值達2.5萬元,僅此農戶可增收600多萬元。同時,引導村民種植煙葉320畝、魚塘養殖20畝,這兩項即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該村還設立游客服務中心,利用美麗鄉村旅游,積極開辦農家樂6家,形成了"觀農家景、摘農家果、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的生態農業旅游鏈條,實現農民創收增收。 游客紛至沓來。(丁曉雄 攝) 村黨支部充分挖掘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打造別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在抓規劃上,聘請專業團隊根據村子的特點進行規劃設計,在原有村居村貌的基礎上,盡量做到"修舊如舊";對新房屋則嚴格按"武夷風格"標準建設。在抓建設上,先后投資800多萬元,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環村道路硬化、森林公園等基礎設施,完成了房屋立面改造60多幢、路面硬化2.6萬多平方米、綠道建設6公里、綠化面積2萬多平方米、太陽能路燈安裝66盞,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其中,雨污分離污水處理微動力系統實現了"三個一",即設施占地一畝、投資一百萬、投用后惠及一千人。 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溪源村面貌煥然一新,社會安定和諧,群眾安居樂業,實現"三超"、"三無"、"兩個百":"三超"即村財超過全區平均水平8.7萬元,達50.2萬元,村民收入超過全區平均水平1466元,達13822元,干部收入超過村民1萬多元;"三無"即連續三年實現無上訪、無訴訟案件、無邪教組織;"兩個百"即全村群眾滿意率100%,村兩委班子支持率100%。 ?? (本報通訊員)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