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讓農產品"飛"出建陽--區農業局成立農產品流通服務站側記
2016-04-06 15:21:30??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提升服務,讓農產品"飛"出建陽 --區農業局成立農產品流通服務站側記 "非常感謝你們,我們家2000只白鵝大部分已經賣出,價錢我也很滿意!"3月20日,區農業局農產品流通服務站的小黎接到崇雒白鵝養殖戶的道謝電話。 原來,今年3月初,崇雒鄉橫沅村光田組的養鵝大戶陳昇明,存欄白鵝5000只,其中2000只成品鵝急于銷售,卻無人問津,急得茶飯不思。農業局農產品流通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知道情況后,馬上上門了解情況,他們邊用最快速度把白鵝的商品銷售信息編制、發布在建陽農業信息網、中國農產品流通中心、福州領鮮等電子商務平臺,一邊積極與貨通天下、益頓飯等農產品中介公司溝通聯絡。經過流通服務站工作人員的多方努力,1千多只白鵝很快被江蘇客商買走,剩下的600多只也正與益頓飯公司洽談,準備銷往閩南的各大酒店,益頓飯公司還準備與養殖戶簽訂長期合作的訂單養殖協議。 建陽是個農業大縣,以"閩北糧倉"、"茶果基地"、"林海竹鄉"著稱于福建省,近年來隨著農業"五新"技術的推廣,建陽特色農業發展很快,擁有桔柚、葡萄、淮山等大量質優農產品,豪豬、石鱗、白鵝等養殖業蓬勃發展??墒怯捎谛畔㈤]塞、松散,銷售方式傳統單一,大部分種養殖戶增產不增收。整合農產品資源,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迫在眉睫。2015年11月,區農業局成立農產品流通服務站。 服務站成立以來,工作人員進村入戶走訪特色種養殖戶、專業合作社,與農業局各科室加強對接,將原來零散農產品銷售信息整理與采集,發布在建陽農業信息網,并定期更新。為了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工作人員改變以往"線下"單一、傳統的流通模式,采取"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模式。積極對接"線上""中國農產品流通中心"平臺、亞歐農業平臺和福州領鮮電子商務的微商平臺;"線下"對接"貨通天下"農產品中介公司和"益頓飯"公司;同時,在南平全區率先開通了"建陽農業"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遠在千里之外的客商只要鼠標輕輕一點,農產品銷售信息一目了然。 "農產品流通服務站不僅為客商提供豐富的農產品采購信息,推薦農產品,還陪客商到農產品現場考察、采購,我在建陽的生意這么順利,他們功不可沒。"益頓飯總經理蔣新生提起流通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充滿感激。該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農產品貿易公司,目前已與建陽回龍紫瑞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均中村、馬嵐村大豪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洲信合作社就藍莓、紅參果、特色稻谷、土雞、黃秋葵等農產品達成戰略合作,引進追溯系統,形成農商聯盟,包銷農產品。 區農業局農產品流通服務站成立以來,已搜集發布農產品銷售信息達600條,受益種養殖戶接近200家。"做好農產品的推介工作,做好客商的服務工作,讓我區的"名"、"優"、"特"農產品走出建陽、走出福建,我們再辛苦都值得。"分管農產品流通服務站的副局長范子鳳如是說。(張敏英)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