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6-02-25 17:28:22??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楊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青山對峙,山道彎彎。長長的山谷中,幢幢漂亮的新樓房依山而筑,與連片的翠竹相映,形成一幅怡人的鄉村畫卷。 “噼里啪啦……”3日中午,一陣歡快的鞭炮聲,把寂靜的建陽區將口鎮山尾村渲染起喜慶的氣氛。這是村民何曷該在為小孫女周歲舉辦生日喜宴。 50歲的何曷該滿面喜色,端茶敬煙,招呼著前來賀喜的鄉鄰和親朋。老土房與新樓房相對而立,門前的空地上,臨時壘起的簡易磚灶炭火正旺,架在上面的數個碩大的鋁合金鍋熱氣蒸騰、肉香四溢。 “老何,你是雙喜臨門哪!”村書記虞建慷、村主任張建小、駐村干部張貴興聽到鞭炮聲響,上門賀喜。 虞建慷說的“雙喜臨門”,一指何曷該添了個孫女,二指何家新落成的三層新樓。2015年,何家花了20萬元,建起了200多平米的鋼筋水泥結構新樓房,如今,新樓已封頂,正在進行外立面的裝修。 新樓旁,何曷該的兒子、28歲的何睿智開著自家的挖掘機,平整著假山魚塘周圍的地面。小小的魚塘里,十幾尾可愛的錦鯉擺尾游動,吸引著親友好奇的目光。 85歲的老人何梨榮是何曷該的父親,“四代同堂”讓老人很有面子。拉著村書記虞建慷的手,老人不住地說:“我老了,沒想到趕上了好日子,生活越過越紅火了!” 老土房是何梨榮老人40多年前蓋的,他回憶說,當年交通不便,經濟拮據,咬牙蓋這三間土坯房,一家人苦了好些年才還清落下的欠債。 “現在好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出門能騎摩托車電動車;賺錢的門道也多了,除了田里山上的收入,到武夷新區打工還能賺外快。”何梨榮說,村里的青壯年都在武夷新區打工,一個月少的能掙二三千元,多的能掙五六千元。假如自己年輕20歲,也要到離家四五公里外的新區打工掙錢。 “武夷山高鐵東站就建在鎮里,3條高速公路在將口交匯,您老人家應該坐高鐵,走高速,到北京上海旅游旅游。”村主任張建小打趣說。 “您年紀大了,掙錢的事讓年輕人去干,健康長壽才能享受好生活。”駐村干部張貴興告訴老人,去年,在建陽區委宣傳部的幫助下,投資30多萬元,村里修建公廁、建起老人活動中心、清理穿村而過的小河道,山村面貌有了很大變化。他建議老人常去老人活動中心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武夷新區建設,帶動山尾村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張建小告訴記者一串數據:山尾這個革命老區村,雖然只有144戶人家,但近幾年新建和在建的樓房有七八十幢,買新車20多輛。之所以有這個底氣,是因為村民們每年從新區打工能掙到100多萬元。 提起武夷新區,抱著孩子的何睿智和他重慶籍的妻子充滿憧憬。何睿智說,新區建成后,山尾村由于緊挨核心區,可以共享新區較好的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等城市配套設施。“屆時,我們的寶寶也是城里孩子了!” “好日子還在后頭哪!”虞建慷的話,讓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林志明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