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建陽(149) 余良木自新齋
2016-01-12 10:54:45? ?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楊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余良木自新齋是明代崇化知名書肆,其刊刻的莊子《南華真經》,全稱《纂圖互注南華真經》,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將此書列入中華再造善本,2005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也再版了《纂圖互注南華真經》。 莊子,本名莊周,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莊子文章想象奇特,文筆活潑,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后世人引用。 莊子認為人生是十分短暫的,“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把短暫的人生全部花費在彼此之間的爭斗上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故事,說明生活在亂世中的人們都在費盡心機地算計別人同時也是別人算計的對象。有一次莊子身穿粗布補丁衣服,腳著草繩系住的破鞋,去拜訪魏王。魏王見了他,說:“先生怎如此潦倒啊?”莊子氣宇軒昂說:“是貧窮,不是潦倒。” 魏王自討沒趣。 先秦諸子百家學說后來都相繼衰落,只有儒、道兩家學說得以廣泛流傳和發展,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主干,儒道互補,殊途同歸,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國人的思想。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