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尋求三產聯動突破點 打造大眾創業好平臺
2016-01-12 11:35:58??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楊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網福州2015年12月25日電(吳柳滔、陳莉娜) 福建建陽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契機,通過政策激勵、行政推動、市場引導,大力發展“林產、建盞、美食”等特色產業,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努力為山區綠色發展探索新路徑。 林產一條街——支柱產業轉型地 紅柱、藍瓦、木窗格、古色古香的木棧道,建陽崇陽北路一條500米長的“林產品生態一條街”,竹木產品、苗木花卉、林下產品三大功能區錯落有致,花木飄香中往來賓客絡繹不絕,成為這個山區小城的新景致。 建陽是閩北革命老區,原為福建南平下轄的縣級市。2014年5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同意撤銷建陽市,設立南平市建陽區,南平市政府駐地搬遷至此。 建陽麻沙鎮農場主陳金雄,開辦的“松鼠家庭農場”占地1000畝,種有大量綠化苗木、特色水果、精品花卉。但無奈麻沙鎮距離城區36公里,農場大量產品“躲在深閨人未識”。 2015年5月,陳金雄在“林產一條街”開設店鋪,專營自家種的蘭花。“等蘭花打出品牌效應,今后還要把農場的藍莓、櫻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搬到這里來銷售。”陳金雄說。 建陽區林業局張水生介紹,“林產一條街”于今年初啟動建設,共有店面111間,采用政府給優惠政策、市場化招商的模式進行運營。 目前,這條街共有65家公司入駐,注冊資金總額2.4億元,預計三年內將為租戶減免租金450萬元、提供裝修補貼261萬元。“‘林產一條街'短時間內迅速聚集人氣,為建陽推動林業轉型、彌補商貿旅游經濟短板打開了思路。”張水生說。 建盞一條街——傳統文化復興地 位于建陽區“西區生態城”的“建盞一條街”,是宋代名瓷“建盞”技藝的集中展示街區,也是建陽炙手可熱的文化旅游景點之一。 新年將至,往來游人熙熙攘攘。在建盞傳統燒制技藝展示館,貴稀堂的師傅正在展示拉坯、上釉、燒窯等流程。店里工作人員介紹,每逢周末、節假日,市民紛至沓來,月游客量高達1萬多人次。 在建陽,建盞的老窯口、作坊、工廠大多聚集在水吉鎮,距離城區路途遙遠。為讓更多游客接觸、欣賞建盞文化,當地建窯建盞協會在“建盞一條街”設立了展示館,吸引蘆花坪、貴溪堂等60多家建盞作坊和企業入駐。 當地政府出臺優惠政策,為入駐“建盞一條街”的經營者補貼三分之二的租金,大大降低了建盞人才的創業門檻。 “2013年建盞一條街剛啟動時只有16家企業,到今年6月份企業已達160家。”建陽區建窯建盞協會秘書長魏尚人說,如今這里已成為一個建盞文化的交流圈,“各種思想火花碰撞,古老的建盞技藝煥發出全新生命力。” 美食一條街——閩北美食聚集地 夜幕降臨,建陽“美食一條街”人頭攢動,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氣。“剛下火車,迫不及待地來品嘗家鄉美食,這里是我們一解鄉愁的好地方。”剛從上海乘高鐵回到建陽老家的王玉嬌說。 今年6月,由北向南貫穿建陽的合福高鐵開通運營。為搶抓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建陽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謀劃,啟動“健康餐飲工程”,在火車站前建設“美食一條街”,打造新的人氣聚集地。 6月下旬“美食一條街”正式開業,整個街區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共有80多家門店和36個小吃攤位,配套建有1座高標準超市和52個小車泊位。 50多歲的黃淑云與女兒在建陽擺攤賣宵夜十多年,這次她看準高鐵商機,在美食一條街盤下店面經營小吃生意。“沒想到剛開張幾天,每天毛利就有上千元,真是好生意還得靠好碼頭。”黃淑云說。 “美食一條街”相關負責人葉玉梅說:“美食一條街創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有償限期經營的運作模式,培育了上百家個體戶和私營業主,實現了多方共贏。” 林產、建盞、美食三條街,代表了老區人民通過三產聯動、促進大眾創業的努力。建陽區委書記袁仁旺表示,食品、旅游都是閩北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十三五”期間建陽將加快推動生態、文化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為山區經濟轉型、綠色發展探索新路徑。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