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梅嬌:建盞一枝梅
2015-12-28 15:55:32? ?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楊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盞傳承人之闕梅嬌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偏居水東工業園區一隅的福建省建陽建窯陶瓷研究所,就常常有外地客商依靠手機定位專程找到這里購買心儀的建盞。12月24日,筆者在建窯陶瓷研究所的建盞工作室,見到了研究所的創辦人闕梅嬌。 置身于色彩斑斕的建盞作品間,她娟秀美麗,舉手投足恬靜中透著睿智,隱隱有大家風范。在建陽建盞業,闕梅嬌用智慧和執著演繹著自己的青青和事業,這支建盞行業的傲雪寒梅,綻放著熠熠光華。 梅花香自苦寒來 闕梅嬌對建盞的喜愛與生俱來。 建陽區水吉鎮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遺址所在地。建窯以燒造黑釉茶碗(俗稱"建盞")著稱于世,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譽海內外。 歷史上,建盞始燒制于五代末,兩宋時達到鼎盛,自元代初中期以后逐漸被歷史的塵土所湮沒,陷入沉寂800年。 闕梅嬌就誕生在建陽水吉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 規模宏大的龍窯遺址,精美異常的碎瓷片,"三伏天用建盞盛菜越宿不餿"的美麗傳說,常勾起闕梅嬌對建盞的無限遐思,漸漸地她的心中有了個美麗的夢想,讓家鄉的建盞重煥光彩。 初中畢業時心靈手巧、俏麗可愛的闕梅嬌,跟父親一樣成了建陽池中瓷廠的一名工人。不管是拉坯還是畫花樣,闕梅嬌總是一學就會,有模有樣,深得師傅們的喜愛。這時,失傳800多年的建盞制作技藝也在建陽瓷廠技術人員與省輕工研究所、省博物館等專家的努力下得以復原。闕梅嬌覺得自己似乎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可惜,三年后瓷廠倒閉。為了生計,闕梅嬌輾轉在建陽毛巾廠、服裝廠打工,下崗后又只身到廈門開起了服裝店。 也許命運之神不愿意埋沒闕梅嬌的藝術天分,冥冥中給了她提示。闕梅嬌發現自己的隔壁是一家經營黑陶和紫砂的店鋪。與黑陶的意外邂逅重新燃起了她對陶瓷的夢想與激情,抱著"做生不如做熟"的想法,闕梅嬌轉讓了店鋪,開始了學藝之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