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才子徐炎
2015-09-17 15:52:58? ?來源: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待元王朝統治日趨穩定之后,“馬上得天下”的元統治者忽必烈冷靜下來,考慮如何“下馬安天下”。忽必烈認識到元朝“必行漢法,乃可長久”,于是下詔錄用宋朝故老舊臣、搜尋天下名士,山林遺逸為朝廷所用。但蒙人對漢人的岐視和防范,使一般文人士子都有臨深履薄、朝不保夕的心理。有節氣者更不愿在蒙人面前唯唯諾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惫视胁簧偈孔右廊混o掩柴扉,旁觀世態,終老山林。 有人想當官沒處當,有人不想當官還不行,不當官就是不合作,不合作就有掉腦袋的危險。至正年間,元朝御史中丞董文,了解到建陽才子徐炎(字正圭)出入經史百子,吐納天地萬物,是位難得之才。遂上奏疏舉薦徐炎任行臺中丞,這是省級官府大員,并派人約請他赴京。此事傳開,鄉里有人認為這是件十分光彩榮耀的事,前來恭賀。徐炎棄青紫如草芥,聽后嗤之以鼻,對來人說,“處世無奇,為人有道。吾豈能忘卻忠孝綱常之理?”好在事后董文只怪徐炎“不識抬舉”,未多加追就。徐炎以“田間快活民”自居,逍遙自在,隱居唐石里家中,居所翠竹環抱,竹濤過耳,若黃鐘大呂之聲,似天籟和鳴之曲,足以散懷破孤寂,慰藉著徐炎的心靈。垂暮之年,徐炎臥病在床,心力交瘁,臨終時留給子孫的遺囑僅四個字:“切莫仕元?!毕砟臧耸兴?。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