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劉克莊
2015-07-27 15:58:09??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寶慶元年(公元1125年),宋慈40歲,仍閑居建陽童游里家中。這年十月,劉克莊到建陽任縣令。說起來,兩人頗為有緣。 首先,劉克莊與宋慈師出同門,也是真德秀的弟子。 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劉克莊慕名前往京都太學,向真德秀請教如何寫文章。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劉克莊因與上司政見不合,辭官回鄉閑居。當他聽說真德秀回鄉為母守孝,在浦城講學,便立即前往,拜在真德秀門下。 其次,劉克莊也是理學人士。 劉克莊的父親劉彌正,是知名的理學人士,對朱熹推崇備至。受家庭影響,劉克莊從小就對理學耳濡目染,后來又師從真德秀,不僅學習詩詞創作理論,也學習理學。 第三,兩人年齡相仿,劉克莊僅比宋慈小1歲。 因此,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好友。 宋慈十分欣賞劉克莊在建陽的所作所為。如劉克莊上任不久就恢復了建陽義倉。幾十年前,縣里設立義倉,貯米四千石,用來平抑糧價及賑災。劉克莊到任后,發現義倉存米不足八百石,一旦遇到饑荒將無米可賣,于是募資三千兩銀子,購米三千多石,恢復了原有規模。為使后任縣令能將此項善政繼續下去,他在倉門上親書一副對聯:“聊為吾民留飯碗,豈無來者續心燈?”對此,宋慈評價說:民以食為天。劉克莊一到建陽,就募資恢復義倉,為民備留飯碗,盡現“父母之心”,又戒后官再續善政,真是“仁人之言”。 對于宋慈的才識,劉克莊也是相當敬重。宋代以仁治國,頻繁施行大赦制度,赦免了大量的罪犯。對此,宋慈很有意見,他主張“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起初,劉克莊并不理解宋慈的這一主張。他問宋慈:“大赦,是歷代帝王彰顯恩德、撫慰民心、維護統治穩定的重要手段。兄長為何對它不以為然呢?” 宋慈解釋說:“雖然大赦可以達到收買人心、換取一時安寧的目的,但濫用大赦會大大削弱法律的尊嚴,降低刑罰的一般預防作用。因為大赦不問犯罪人的悔過狀況,只是根據政治需要在一定時刻宣布一概消除罪與刑。這樣,犯有同樣罪行的人在犯罪時間上略有差別就會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造成犯罪人處遇實質上的不平等。而且,大赦本身就有很大的副作用,讓一部分尚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人回到社會重新犯罪,威脅社會治安;使潛在的犯罪人受到鼓勵,增強其僥幸心理,降低了刑罰的威懾效果?!?/p> 宋慈所慮非虛。如宋代帝王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會實行大赦,稱“大禮赦”。由于朝廷的祭祀大典有規律可循,一些奸猾之徒會預期在朝廷大禮赦之前犯下罪行,而后通過大禮赦得到寬免。 所以,對于宋慈的這一主張,劉克莊非常贊同。 (梁杰)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