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雒行
2015-07-27 15:53:34??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建平 近日,我們有崇雒之行。 崇雒舊稱“雒田里”,法醫學鼻祖宋慈的故鄉。崇雒地名來歷傳說為:崇雒地形酷似船形,絡在街尾潭,古代風水先生認為要使這“船”永駐,還需加鎖,于是古街坊尾潭前架一座鎖形拱橋把“船”一絡再絡,遂名重洛后雅化為崇雒。 崇雒山清水秀,素有“蓮果之鄉”的美譽,尤以建蓮和建陽桔柚聞名。 我們首先來到昌茂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慈陵園。園內新建的幾個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總投資180萬元的宋慈紀念館。 宋慈紀念館里有宋慈生平事跡和近年來各級領導到宋慈陵園活動的材料,紀念館的建成,加大了宣傳宋慈的影響力和擴大面,彰顯了宋慈這位偉大的法醫學家杰出的奉獻和卓越的一生,促進了大武夷旅游業的發展。 為了打造好宋慈品牌,當地黨委、政府還完成了宋慈陵園旁的18畝蓮田征地工作,增設了圍墻、綠化,同時還吸納原崇雒鄉插隊福州知青的社會資金,建起了牌坊等工程。 出宋慈陵園后,我們又走入文化底蘊深厚的昌茂坊,昌茂坊的村口有一座古坊門,門額石刻上有“高藩其昌”四個大字,走進坊門,就有一觀音庵,庵門上有書刻“福隆庵”,下鐫“慈航普渡”四字。 靜靜的昌茂坊因我們的到來而熱鬧起來,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就我們對村里古景的好奇,傳來了善意的微笑。 接著,我們繼續走向如是寺。如是寺位于建陽區崇雒鄉蓮源峰下,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間(860—874),是閩北的著名古寺之一。經歷過浴火涅槃后的如是寺依然美麗、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2009年底新建成的新寺,現有大雄寶殿、如是祖殿、觀音殿等建筑,建筑綜合了清代工藝,目前,寺院總建筑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如是寺四周群山拱抱,樹木蔥郁,是祈福的圣地。 走出如是寺,我們又直奔崇雒鄉后畬村古民居。這里深藏一座周氏家族的“理學淵源”的石牌坊,石牌坊高約8米左右,寬達5米左右,石牌坊最高處兩邊刻有手拿著笏的文官,在文官旁邊分別刻有仙鶴與鹿,在石牌坊“理學淵源”四個大字的上、下方刻有龍與鳳的圖案,整座石牌坊上的圖案都刻得栩栩如生。 牌坊旁還種了兩棵樹,一棵是桂花樹,一棵是可在炒菜時作佐料的桂葉樹,老詩人閑云立刻賦詩一首:門前兩桂樹,左邊桂花樹,右邊桂葉樹,同桂不同樹。 后畬村古民居里的各家門庭上雕刻著各種精美圖案的石雕,令我們驚嘆古人的高超技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