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四:朱熹再傳弟子
2015-07-06 16:40:48??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宋慈從小聰明好學。在父親的精心調教下,他記誦閱讀了不少書籍,比同齡的孩子知道得多,而且很會說話。 10歲那年,宋慈拜建陽名儒吳雉為師。吳雉是朱熹高徒,朱熹理學的傳承者。宋慈拜在他的門下,也就成了朱熹的再傳弟子。在吳雉那里,宋慈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詩賦、《五經》與《四書》。其中,詩賦與儒家傳統經典《五經》(《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是當時科舉的必修課;《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朱熹選定的理學入門書籍。 在當時,朱熹已經定居建陽考亭,并建竹林精舍(后稱考亭書院),門下聚集了楊方、黃榦、李方子、蔡淵、蔡沉等一大幫高徒。他們經常到吳雉家中討論學問,論難質疑。每當這時,宋慈總是靜靜地在一旁旁聽,有時也向諸位師長請教。在宋慈的學習生涯中,能得到這幾位理學名家的教誨,是非常幸運的。 宋慈少時即跟隨吳稚學習,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之際,耳濡目染的都是朱熹的理學思想,這也奠定了他以后出仕為官、行事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特別是理學家的精神追求,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理學家所追求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前圣繼承已絕的學統,為萬世開拓太平的基業。這讓宋慈有了一種歷史使命感。 在吳雉那里,宋慈還學習醫學。由于宋代統治者十分重視醫學,讀書人習醫風氣興起。例如,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朱熹前往京城參加銓試(選官考試),歸途中擇道拜訪了隱居在浙江黃巖靈石寺的謝伋。謝伋是一位兼通醫理的著名儒者,當時在靈石山開辟藥園,以種藥為生,自稱"藥寮居士"。朱熹向謝伋請教醫道后,寫下《題謝少卿藥園二首》,贈主人以示紀念。在詩中,朱熹寫人生病需要向高明的醫生求救,治療沉重的病情,需要高超醫術才能起死回生。 正是在這種讀書人習醫盛行的風氣下,宋慈開始習醫。而在當時,宋慈習醫十分便利。一方面,他的老師吳稚出身醫藥世家,家學淵源,精通醫理。另一方面,朝廷頒行了大量的醫學書籍,如《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為讀書人習醫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此外,民間也有豐富的醫書出現,如蘇軾與沈括的《蘇沈良方》等。這些都為宋慈習醫提供了便利。 宋慈習醫,為他后來成為法醫學家,并編著《洗冤集錄》,奠定了基礎。(梁杰)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