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掞之建義倉
2015-06-25 17:59:13?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陽各鄉曾創辦義倉救濟災民,這件事的首創者是魏掞之。魏掞之是建陽名士,居徐市。他率先在徐市長灘建社倉,朱熹為之寫下了《建寧府建陽縣長灘社倉記》,表彰他重禮法、恤鄉親的惠民善舉。長灘是古村名,按朱熹記文推斷,當時社倉位置可能在長湍,即今長春橋一帶。 魏掞之(1116-1173),字子實,字元履,號錦江。幼師事胡憲,與朱熹是同一師門的好朋友。他參加禮部考試多次落第,懷才不遇,遂不復出。歸鄉筑室讀書,其書齋曰“艮齋”。乾道初年,朝廷下詔,令各路舉薦隱逸賢士。福建路監司長官苪燁薦掞之入朝,掞之辭不赴。及后宰相陳俊卿復薦之,掞之方以布衣身份入朝。在朝中,掞之“極陳當時之務大要,勸以修德業、正人心、養士氣為恢復之本。”孝宗初均納之。后因直言上書屢陳積弊,孝宗厭其煩,掞之便告老還鄉,回歸故里建陽。 掞之居鄉間,做了不少行善積德的好事。除在長灘設義倉賑災外,還出資安葬無子嗣的死者數以千計。有人議論他為善過份,有沽名釣譽之嫌,掞之一笑置之。58歲逝世。朱熹為其撰寫《國錄魏公墓志銘》,猶未盡意,又撰《跋魏元履墓表》。值得補敘是謝世后,孝宗又想起掞之。詢問“魏掞之安在?”當知道其已逝世,感嘆“朝廷不可無直諫之士”,并追魏掞之為宣教郎、直秘閣。(《續資治通鑒》145卷)(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