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與《中興小紀(jì)》
2015-06-25 17:54:53? ?來源:建陽報 責(zé)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熊克(1131-1204)字子復(fù),建陽熊屯(今樟布)人,為唐御史熊博后裔,紹興二十一年(1151)熊克進士及第,年僅20歲。熊克在擔(dān)任浙江諸暨縣令時,諸暨地區(qū)發(fā)生大旱災(zāi),田邊地頭野菜挖光。這時朝廷還頻頻向地方催糧,諸暨鄰縣縣令為保頭上烏紗帽,只得派衙役搜刮。唯獨熊克“寧獲罪,不忍困吾民”。他含著眼淚對知府派來催征的官員說:“此豈催糧時耶?”意思是說天旱如此,老百姓自己都斷了炊,難道這是催收官糧的時候? 后來知府表示諒解。 熊克為官清廉,生活儉樸。他的住所在窮巷之中,“門不容車”。后來雖然當(dāng)了高官,依然如故,“雖貴不改”,眾人有口皆碑稱其賢。淳熙十二年(1185),熊克因受讒言出知臺州。年過半百的熊克,感嘆仕途險惡,遂辭官請歸建陽,專心著述。他的著作主要是晚年定居建陽時完成的。 熊克博聞強記,對歷朝典故了如指掌,尤熟習(xí)宋朝故事,“有問之者,酬對如響。”他把宋高宗一朝史事,編寫成《中興小紀(jì)》40卷,此書被收入明朝的《永樂大典》。為后人研究兩宋交替史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熊克著作等身,主要有《高廟大典》《九朝通略》《圣朝職略》《官制新典》《帝王經(jīng)譜》《諸子菁華》《京口詩集》《四六類稿》等百余卷。在擔(dān)任鎮(zhèn)江府儒學(xué)教授時,還曾編纂《鎮(zhèn)江志》。(劉建) |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