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家族十進士(二)
2015-06-25 17:49:10?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本期接著介紹宋代劉氏十進士: ?劉銓,字子平,博通詩禮,尤工吟詠,屬考亭學派成員。慶元已未(1199)進士,授臨川尉,為官有政聲。縣志載他曾寫的《傷時歌》一首,批評世人競相浮靡,不務本實,感嘆人心不古。 ?劉回,字季明,馬伏人。系劉火龠之弟,為朱熹門人,受到朱熹“正心誠意”的教育。慶元已未年(1199)進士,授進賢縣丞,遷固始令。曾筑室武夷山,徜徉九曲間,悠然自尋其樂。 ?劉子寰,字圻父,號篁栗翁,麻沙人。早登朱熹之門,工詩詞,常與劉克莊唱和,克莊曾為其詩集《篁栗集》作序,《全宋詞》收錄劉子寰詞作19首。劉子寰于嘉定十年(1217)登丁丑科吳潛榜進士,累官觀文殿學士。值得一提的是,后來成為大宋提刑官的宋慈與劉子寰是同科進士。 ?劉厚,字伯醇,系劉火龠之子,沉靜寡言,穎悟過人,系朱熹門生。聽朱熹講論經史,學問日進。寶慶三年(1227)登進士第。知江寧縣,進秩朝請大夫,后辭官不就,回歸馬伏講學終身,學者尊為靜齋先生。入室弟子有熊慶胄等人。著作有《毛詩解》、《家禮集注》、《心經集說》等。 ?劉應李,字希泌,劉填之子。稟承家學,為真德秀入室弟子, 從其學程朱理學。咸淳甲戌(1274)考取了進士。曾任建陽縣主簿。此時南宋王朝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久就風雨飄零,壽終正寢了。劉應李為防元兵追殺,車馬匆匆,在一片凄雨愁風中,隨熊禾逃匿武夷山中。待風聲平靜之后才回莒口,建化龍書院, “聚徒授業,學者知云”。所著有《翰墨全書》、《易經精義》、《傳道精語》等。(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