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賢之一熊禾
2015-06-25 17:41:14?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熊禾(1253—1312),字去非,號勿軒,又號退齋,崇泰里熊屯人(今莒口樟布)。邑人多稱其為勿軒先生。熊禾出生時,朱熹已去世五十余年。熊禾是朱熹得意門生輔廣和劉敬堂的學生,可說是朱熹的再傳弟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熊禾登進士第,任寧武州(今福建汀州)司戶參軍。這時的熊禾,尚未到而立之年,他把這個職務看做是報效朝廷和實現抱負的起點。但南宋王朝其時已如大廈將傾,搖搖欲墜。隨著南宋的滅亡,命運把熊禾推到十字路口,如何決擇?古人所重在大節。熊禾誓不與新朝合作,隨即歸隱林泉。 熊禾出名源于《重修考亭書院記》。當時翰林學士吳澄是位飽學之士,躍躍欲試,正欲行文,屬下將熊禾文章呈他覽閱,首句曰:“周東遷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吳澄一驚,感到起筆不凡,待一口氣讀完全文后,為之斂手,不復作文,并于熊禾文章上題曰:“江南有人矣!”此事傳開,熊禾名聲大振。晚年熊禾回歸故里熊屯,將已衰敗的鰲峰書院修茸一新。改建時特意將書院大門改對云谷山方向,以示對朱子的敬仰之心。熊禾主持鰲峰書院,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名聲愈來愈大。“時遠近以‘書櫥’目之。”意思是說熊禾有一肚子學問,萬事皆曉,像是肚子里藏著個書櫥。四方學者云集,盛極一時。熊禾一生致力于用朱熹學術觀點注釋儒家經典,成為考亭學派的重要繼承人之一。后人評價說:“朱熹有功于圣門,熊禾有功于朱熹。” (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