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賢之一劉爚
2015-06-25 17:38:38??來源: 責任編輯: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劉爚(1145—1217),字晦伯,號云莊居士,故居在莒口馬伏,累官至工部尚書兼太子右庶子。卒后贈金紫光祿大夫,封建陽開國男。謚號“文簡”,后人多稱文簡公,系“潭陽七賢”之一。 劉爚師事朱熹時年方14歲。宋乾道八年(1172),27歲的劉爚中進士,在連城、閩縣等任知縣時,劉爚興學校,育人才,鋤劣紳,懲貪官,恤窮苦,安良善,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的事。正當劉爚年富力壯,施展才干之際,“慶元黨禁”陰風刮起,劉爚是朱熹得意門生,受株連而落職。劉爚有著“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的胸懷,回歸家鄉馬伏,在云莊山房講學授徒。 龐大的官場少了劉爚無足輕重,家鄉多了他卻很有份量。劉爚博學多才,云莊山房從此名聲大振,邑中名門旺族爭相將子弟送到這兒深造。“慶元黨禁”解除后,劉爚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晚年仕途順意。先后擔任國子祭酒、太子左諭德等職。在朝中他向皇帝奏請朝廷刊行朱熹《四書集注》,將朱子親手制訂的《白鹿洞學規》,頒示國子監和太學。此兩項建議,皆得皇上恩準,為朱子學說傳之后世立下汗馬功勞。劉爚七十歲以后,先后十二次向皇上奏疏,乞求告老還鄉。然寧宗皇帝舍不得放其歸故里,仍令其為太子講讀經史,直至逝世前幾天,還在輔導太子讀書。(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