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文化展在博物館開展
2015-06-24 10:01:14??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明《妙法蓮華經》、明簽詩刻板、影印明嘉靖《建陽縣志》首次公開展出 本報訊 6月18日,“輝煌·建本”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文化展在建陽博物館開展。通過對建本雕版印刷這一古老技藝全方位的解讀,使觀眾享受到一次精彩的文化之旅。 建本肇于五代,延至清光緒間,綿亙千年。兩宋時,建本即與浙本、蜀本齊名,行銷天下,遠傳高麗、日本,建陽的麻沙、書坊曾是全國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有“圖書之府” 美譽。明代有記載建刻本就有367種,書林有堂號可考的書坊就達84家。建本刻印涵蓋經史子集、農桑牧醫,波及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對中國古文化傳播立下莫大之功。2005年10月,“建本雕版印刷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為弘揚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雕版印刷技藝,建陽建立科學的“建本雕版印刷技藝”傳承機制,2015年4月,建陽成立建本協會,并評選出首批7位“南平市建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建陽博物館副館長、建本協會副秘書長余賢偉介紹,本次展覽展出相關展版44版,館藏珍貴文物及現代仿古雕版等共40件(套),其中,明《妙法蓮華經》、明簽詩刻板、影印明嘉靖《建陽縣志》等為首次對外公開展出。同時有傳承人現場演示雕版印刷技藝。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展覽采用陳列與互動結合的方式,讓參觀者在互動體驗中全方位了解 “建本雕版印刷”這一古老技藝。其中,陳列展覽區展示了建陽建本雕版印刷的起源、工藝流程、歷史時期發展和對外傳播過程,讓觀眾了解建本雕版印刷的精髓、溯源和傳承;在互動演示區,觀眾可以欣賞到雕版印刷現場演示等工藝流程,還可體驗自己動手印刷的樂趣。這場生動的歷史文化課吸引了廣大市民前來參與。 此次活動由建陽區委宣傳部、區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主辦,區博物館、建本協會承辦。展覽將持續至8月28日,免費向市民開放。(丁曉雄)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