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建陽:朱凌父子
2015-06-15 10:42:39??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朱熹十一世孫朱凌,字元沖,號龍岡,考亭人。嘉靖十年(1531)中舉,嘉靖二十年(1541)中進士,授戶部主事。朱凌督九江鈔稅,適逢天下大饑,土豪以販賣人口為利,朱凌嚴厲禁止這種傷天害理之事,許多已被販賣人口經朱凌解救而獲自由。朱凌后以病歸居鄉里二十余年,平日葛巾粗衣,生活儉樸。朱凌對地方最大的功績是擔任嘉靖《建陽縣志》總裁,這是迄今尚存的《建陽縣志》中最早的版本,保存了許多建陽地方史料。 朱凌之子朱惠巖是個孝子,系文公第十二世孫。文公家訓曰“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 惠巖從小遵守家訓,知道孝順父母的道理。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十歲那年,母親去世了。幾年后父親朱凌娶一江氏女子為繼室。朱凌長年在外地為官,家中事務都交給惠巖料理。 朱惠巖結婚生子后,對繼母更加孝順,繼母江氏眼睛患病,惠巖四處為她求醫尋藥,但終就沒能醫治好。江氏成了瞎眼老婆婆,行動非常不便。惠巖對繼母喂飯穿衣倒尿盆,許多瑣事都親自動手。江氏自從雙眼失明后,脾氣十分暴躁,動不動就發怒,有一次江氏嫌惠巖端來的洗腳水太燙,大罵:“你想燙死我?”并一腳把水踢翻。惠巖不但不申辯,馬上跪在地上陪不是,然后重新又端水來為江氏洗腳。 有一天上午,原來平靜的村莊突然殺聲大起,原來一路土匪打進村來,正在村東燒殺奸搶,村民拖兒帶女四處逃散。幾個村民從惠巖家門口跑過,大聲叫道,“還不快跑,土匪馬上搶過來了。”這天惠巖媳婦剛好與同伴進廟燒香,惠巖又要照顧瞎眼繼母,又要照顧幼子,一人顧不到兩頭,于是一狠心,背起繼母就跑。朱惠巖平時為人正直,與四鄰和睦相處。村里有人無錢安葬親人,他常常解囊相助。隔壁鄰居逃跑時看見惠巖小兒子在門口大哭,順手幫他抱了出來。結果一家人都逃過了一場劫難。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