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宋慈》之一
2015-06-09 16:16:53??來源:建陽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者簡介:梁杰,我區(qū)中學高級教師、兼職律師。通過自學考試,學習了法律、經(jīng)濟學、漢語語言文學、市場營銷12個專業(yè),共獲11張本科文憑,被媒體譽為“全國自考第一人”。曾做客福建電視臺《大視野》、浙江電視臺《談話》等欄目,在南平電視臺開講《朱熹》、《蔡元定》、《宋慈》、《柳永》、《李綱》、《游酢》、《真德秀》等系列講座。著有《朱熹》、《宋慈》、《游酢》等書。 被歷史遺忘的宋慈 在歷史上,宋慈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由于《宋史》無傳,以及在相關的地方志中的記載極為簡略, 以致700多年間宋慈一直鮮為人知,被歷史遺忘。 在《宋史·列傳》》中,共收入兩千八百多人,所記載人物之多,敘事之詳,為二十五史之最。然而,對世界法醫(yī)學有著開創(chuàng)之功的宋慈卻不見其中,也未收入其著作《洗冤集錄》。究其原因,是因《宋史》成書十分倉促,時間又在元朝瀕臨崩潰的前夕,修纂草率,將宋慈遺漏了。 在宋元時期的重要典籍《文獻通考》中,也未留下關于宋慈的任何記載。 直到晚清時,史學家陸心源編撰《宋史翼》以補充《宋史》時,才將宋慈列入了《循吏傳》。但因在宋慈的傳記中存有兩處影響全篇的錯字,以致當時的人仍不知宋慈為“何許人”。 陸心源為宋慈立傳,基本上是抄錄宋人劉克莊所撰《宋經(jīng)略墓志銘》。劉克莊是宋慈的生前好友,曾任建陽縣令,于宋慈逝世后十年為其撰寫墓志銘。該墓志見于坊刻本《后村先生大全集》,內容雖翔實可靠,但錯別字頗多,特別是有兩處影響全篇的錯字:一是將宋慈的名字刊錯,刊作“宋普”;二是把宋慈的卒年刊錯,將“淳佑九年”刊成“淳佑六年”。陸心源對此照搬照抄,所以當時的人仍不知宋慈是誰。 在相關的地方志中,對宋慈的記載也極為簡略。宋慈為官二十多年,歷任江西信豐縣主薄、福建長汀知縣、邵武軍通判、廣東提刑、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常州知軍、廣西提刑、湖南提刑、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等職。各地方志大多是根據(jù)《洗冤集錄·序》作簡略記載。而在此序中,宋慈關于自己的簡介只有“朝散大夫、新除直秘閣、湖南提刑充大使行府參議官”寥寥數(shù)語。即便是在宋慈故里,《建陽縣志》對他的記載也是惜字如金。如明嘉靖《建陽縣志》僅有“宋慈始末未詳”六字;清道光《建陽縣志》對宋慈的記載,也不過百字。由于有關宋慈的史料實在有限,就連清代最為淵博和專精的歷史與考據(jù)學家錢大昕也感嘆“宋慈始末未詳”。 至于宋慈的《洗冤集錄》,在南宋滅亡后倒是傳了下來。元明時期,不斷有對該書增刪補遺的種種版本問世。清廷在修纂《四庫全書》時,也著錄了《洗冤集錄》,但未詳著者生平,僅以“宋慈始末未詳”一筆帶過。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清廷又以《洗冤集錄》為藍本進行增補校正,以《律例館校正洗冤錄》欽頒天下,可謂非常重視,但已不見作者宋慈的姓名。在中國古代,有不少個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在被以朝廷或皇帝赦令的名義傳播于天下后,原作者的姓名會徹底消失。 就這樣,宋慈被歷史遺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