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雙:扎根基層甘奉獻的“和事佬”
| 2015-06-02 11:18:53??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編者按:5月22日,民主與法制網福建頻道《和諧海西》專欄刊登《扎根基層甘奉獻的“和事佬”——記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人民調解員李玉雙》,報道九峰村人民調解員李玉雙扎根基層傾心調解的先進事跡。本報本期予以刊載。 他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長期辛勤工作在調解矛盾糾紛的基層一線;他被稱為“連心橋”、“減壓閥”、“和事佬”,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筑起了“第一道防線”。2014年9月,南平市首個以這位專職調解員命名的人民調解室成立。他就是扎根基層傾心調解促和諧的人民調解員李玉雙。 □陳謀安 丁曉雄 姜法彪 “人民調解員不能怕當‘受氣包',要以真心和寬容,耐心細致地開展調解工作,架起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心靈相通的橋梁。”這是福建省建陽區黃坑鎮九峰村人民調解員李玉雙的愿望,也是他孜孜以求不斷踐行的承諾。 現年62歲的李玉雙是建陽區黃坑鎮九峰村的村支委,他還有一個更讓群眾貼心的身份——九峰村調委會專職調解員。從事人民調解工作7個春秋,李玉雙參與調處各類民事糾紛事件400余起,重大疑難糾紛50件,防止民轉刑案件32起,調解率100%,調處成功率98%以上。他先后被授予建陽市“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至2012年連續4年榮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建陽市優秀人民調解員、人民調解能手等榮譽稱號,2012年九峰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被福建省司法廳授予“人民調解先進集體”。 用情用心,尋找調解“平衡點” 李玉雙所在的九峰村是黃坑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19平方千米,下轄3個自然村,設16個村民小組,是一個擁有486戶1800多人的大村。面對村民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李玉雙不怕麻煩、不怕受氣,調處矛盾糾紛始終堅持一碗水端平,用自己的一份熱情和擔當去感染群眾。 鄰里糾紛雖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李玉雙看來,若不把這些家長里短的小事調停好,就可能釀成大案件或大事件。所以,他把這些小事當成大事來做,努力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李玉雙說:“對于農村常常發生的鄰里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用情用心,尋找調解‘平衡點',依法以理進行感化說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村民找李玉雙調解糾紛,他從不推諉,敷衍了事,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家事處理,只要群眾需要,他都會主動上門化解平息糾紛。黃坑鎮黨委綜治副書記尹剛說,遇到一些重大的糾紛,特別是山地、林地的矛盾糾紛,他還會請村里的一些有威望的老黨員干部、老生產隊長,共同探討分析情況,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讓當事人心服口服。 2014年3月的一天傍晚,李玉雙在家準備下廚做飯,聽說村民劉某到村部去訴苦,說其丈夫梅某這兩年來從未往家里補貼過一分家用,還經常伸手向家里要錢,如若不給,就跟家里大吵大鬧,還會動手摔壞家里東西,她希望村委會能夠幫助她解決這一情況。得知此事,李玉雙立即到劉某家里調解。他耐心勸導劉某的丈夫,認真做他的思想工作。劉某的丈夫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后,真心誠意地向妻子賠禮道歉。事后,夫妻倆非常感謝李玉雙,說他是“大好人”。 在多年的調解工作中,李玉雙從村里的實際出發,重點排查竹山延包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因素,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由于防范到位,措施得力,一些可能誘發群體性事件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全部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專家”坐診,幫助群眾排難解紛 “有困難,找玉雙”——這是九峰村村民的口頭禪。2014年9月,南平市首個以專職調解員命名的人民調解室——“李玉雙調解工作室”,在黃坑鎮九峰村村部正式掛牌成立。面對嶄新的“李玉雙調解工作室”牌子,九峰村村民對其褒揚有加,都表示李玉雙完全能勝任這份人民調解員的工作。 “專業素養、個人威望和人格魅力就是‘李玉雙調解工作室'的優勢。”黃坑鎮司法所負責人陳偉杰說,“李玉雙調解工作室”的成立,對整合資源推進人民調解工作,把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更能體現高效、便捷的優點,就如同“專家”坐診,幫助群眾排難解紛,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家、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人熟、地熟、業務熟、情況熟的李玉雙,可以說是九峰村村民排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選擇人。從事人民調解員工作以來,李玉雙關注民生,維護群眾利益,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民調解工作中,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糾紛。“每調解完一起糾紛,聽到當事人感謝的話語,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李玉雙說,盡管有壓力,但他很享受調解的樂趣。 對李玉雙的執著和奉獻,李玉雙的愛人既埋怨又關切:“你為群眾處理糾紛,這是好事,我們支持你。但這種事,一旦沒做好是會得罪人的,甚至會惹人怨恨。再說,你60多歲的老頭子整天東奔西跑,身體能吃得消嗎?”李玉雙理解家里人的擔憂,但他更理解群眾的期盼。他對愛人說:“人民調解工作并不一定都會得到人們的理解,只要耐心勸解,不偏袒哪一方,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方法得當了,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糾紛。” 一心為公為民忙事業,工作沒有節假日,有事不分晝與夜——李玉雙多年來的執著和奉獻,換來了全村人的和諧幸福,多年來全村沒有發生一起集體訪、越級訪案件,百姓鄰里和睦,群眾安居樂業。 |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