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籍劇作家張國維的“紅色”創作之路
2015-04-27 14:51:29??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張國維(右一)與《密戰太陽山》劇組著名演員王思懿(左一)的合影 (李加林 文/攝)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建陽區先后專門組織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科局級干部集體觀看電影《斷腸草》。這部電影生動地反映了在抗日戰爭時期,閩北紅軍和游擊隊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戰史實。看完電影后,不少黨員干部深受感動。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是南平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閩北著名的劇作家張國維。 上個世紀70年代,張國維從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畢業之后,致力于戲劇、影視編導工作。曾擔任過建陽越劇團副團長,先后在團里導演了三十多臺劇目。出生閩北老區的張國維,從小就受到革命傳統熏陶,尤其在建陽麻沙鎮溪頭村教書期間,了解到大量的閩北紅軍游擊隊在此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為后來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過二十多年的創作與實踐,張國維編劇能力駕輕就熟,并能很好地與導演合作,一起研究劇本,使其更加適合電視的表現。曾執導拍攝《大決戰》、《亮劍》的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陳健認為:“張國維先生是個很棒的編劇,與他合作很默契,很愉快,他創作的《密戰太陽山》是部紅色教育題材的優秀影片”。 反映閩北抗日戰爭題材的大型電視諜戰連續劇《密戰太陽山》是張國維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早在二十年前,他在建陽越劇團工作期間,就著手搜集有關閩北地區抗日的題材,他創作的現代越劇《魂系太陽山》公開演出后在當地引起很大的反響,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真實反映閩北蘇區抗戰史的好作品。2010年夏,張國維看到日本政壇右翼分子重新為軍國主義招魂,參拜靖國神社,欲占釣魚島等行徑,十分憤慨,決定將現代劇《魂系太陽山》改編成電視劇。經過艱苦的再創作,張國維終于在當年底完成32集《密戰太陽山》電視劇本的創作。 該劇取材于1942年前后,福建省委在建陽書坊附近的太陽山上領導全省人民抗日的史實,講述了以閩北建陽的太陽山作為新四軍干部培訓基地,在艱苦歲月里為抗戰輸送一大批英杰的故事。當年底,該劇本推出后,立即得到人民日報社文化事業影視中心認可,欣然決定與建陽市朱子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共南平市委宣傳部、中共建陽市委、建陽市人民政府聯合拍攝電視諜戰片《密戰太陽山》。 著名導演陳健、編劇張國維、臺灣著名女星王思懿、香港影視巨星徐少強、日本女星田中千繪和國內影星吳健、馬曉偉等紛紛加盟。2011年3月7日,《密戰太陽山》在浙江橫店殺青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省(市)電視臺在觀看了片花后,對該電視劇非常滿意,當場簽約。如今已在全國各影視媒體熱播。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密戰太陽山》總播放量已達4847萬次。風行網、愛奇網、情感劇場等影視媒體對此劇獲得好評率均超過75%以上。 除了《密戰太陽山》外,張國維編劇的《斷腸草》亦是首部反映閩北抗日題材的電影劇本。這是《密戰太陽山》后的又一大紅色巨作。該片取材于1942年前后,福建省委在建陽書坊太陽山上領導全省人民抗日的史實,以革命英烈劉汝沽、婦女干部何玉蓮等三位革命女性為人物素材,真實反映國共兩黨間的國內斗爭。劇情全面展示了在艱苦的歲月里,太陽山女英杰的不屈斗爭和真情故事。該影片80%場景利用書坊和太陽山區原生態自然、文化古跡等布景拍攝。 除了抗日題材外,張國維創作的許多作品都離不開閩北元素。他創作的《烈日灼人》、《茶道風》,均是以閩北武夷茶業市場競爭為背景而創作的題材,既表現了閩北茶農、茶商精心打造名茶的拼搏、進取精神,又淋漓盡致地弘揚了閩北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2014年初,張國維看到閩北農村不少農民走出大山到外打工,留守少年的學習、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他創作了《留守少年》這部反映民生熱點的劇本。該劇本已被上海市三江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頂尖少年影視公司承接拍攝。 繼大型電視連續劇《密戰太陽山》在全國發行熱播后,張國維自2011年以來短短的3年里,他在相繼完成創作(編劇)電影《喋血情緣》、《烈日灼人》、《斷腸草》、《留守少年》、《茶道風》等劇本外,眼下正在構思創作《一代大儒——朱熹》長篇電視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