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河壩
2015-04-27 14:48:56??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地處建陽區中西部麻陽溪畔,與莒口鎮集鎮隔河相望的河壩老村,對于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莒口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它與我的母校莒口中學是“近鄰”,莒口本地人稱河壩老村都叫它“河板塊”,意思是此地建村,像河里飄著的木板塊一樣,容易被洪水淹沒,這就是河壩老村給人的印象。 2008年5月,河壩村被上級列為首批中心村建設村,河壩村的新農村建設的地點,選在了福建禪宗的發源地莒口鎮佛跡嶺圣跡寺山腳下,莒口車站的對面,交通便利,遠離了村莊在主汛期被麻陽河水淹沒的危險。 經過幾年的努力建設,新河壩村給人留下的是“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印象,散發著濃郁的現代化生活氣息。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走進了新建成的河壩新農村,只見村里村外綠樹成蔭,我迎著歡快的鳥鳴聲,踏著光潔的水泥路,欣賞著一幢幢精美的小洋樓,和著房頂上姑娘甜美的山歌,在河壩中心村里流連忘返,感受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變化。 一排排經過科學規劃,外觀統一的三層新建小樓,整齊而實用,房屋之間的間距、庭院設置都充分考慮到了農村的實際需要,我來到一家農戶家里,聽戶主介紹:“村里每戶都配備了沼氣池,環保節能。同時,鎮里還為新村修建了污水處理站,垃圾房等環衛設施,改善了河壩新農村群眾的生活環境。” 我穿梭于一幢幢綠樹環繞的小樓,欣賞著一個個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再看看一張張洋溢著春光的河壩村民的笑臉,與村民們一起感受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小樓,庭院,笑臉——好一幅幸福快樂的圖景。 來到河壩村村民活動場所,只見場所的設施配備齊全,功能完善,有老年活動室、圖書館、青少年戶外活動中心等,進一步完善了河壩新農村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了村級管理社區化、信息化,提高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 據一位老人說:“過去,在老河壩村,村民一般沒有特殊事情,不會去村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現在村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和群眾活動場所合在了一起,有的甚至辦公室和活動室都通著,這樣的形式拉近了村干部和群眾的關系。” 莒口鎮的河壩新農村建設,是建陽區新農村建設的縮影和先鋒。朋友們,歡迎您有空到河壩新農村走一走,一定讓您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