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陳升之——話說古建陽(21)
2015-04-21 09:38:45?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陽宋代出過宰相,名叫陳升之(1006-1079),字易叔,是上期介紹的人物陳儼之子。陳升之于險惡的宦海之中,長袖善舞,可算是“無災無難到公卿”,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始任宰相。陳升之拜相后,朝中以王安石為代表的“變革派”與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守舊派”產生激烈的矛盾。王安石旗幟鮮明地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要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司馬光認為對祖宗之法應當“存其善而革其弊,不當無大無小盡變舊法”。兩種觀點針鋒相對,身為宰相的陳升之, “稱疾臥家”,躲在考亭,兩邊都不得罪。神宗多次下詔催其還,他才遲遲歸朝。正是他這種投機態度,時人認為“深狡多智數”,被扣上一頂“筌相”帽子。(《續資治通鑒》宋紀67卷) “筌相”,是諷刺其善附會而博取富貴。對歷史人物當“一分為二”,陳升之并非不學無術只知阿諛奉承之輩。在仁宗趙禎執政時,升之在朝任諫官,直言上奏規勸仁宗事多達數百件,大部分的意見都得到采納。如宋代保留“封蔭”制。所謂“封蔭”,是獎勵高級官員功績的一種規定。父輩有功,兒子不經科舉,即可加封為官吏。有的官員兒子還在娘胎里,就受到“蔭子”的獎勵,只待兒子一出生,就是什么郎了。陳升之上奏,規勸仁宗要對此要加以節制,不能隨意加封。仁宗采納了陳升之部分意見。對宮中內批、鬻賣官職的做法,陳升之更是看不慣,上奏朝廷要杜絕此行,仁宗照章奏準。 陳升之是活躍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輔政元老,位極宰相,于元豐二年(1079)四月病逝,享年73歲?!端问贰酚辛袀鳌F婀值氖牵鳛槠涔世锏慕?,道光《建陽》縣志居然沒有為其作記。是編纂者疏漏,還是因他有“筌相”之稱,而有意隱之?(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