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縣儒學
2015-04-20 10:37:39??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大字不識的朱元璋當皇帝后對讀書倒十分重視,懂得“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道理,詔令“郡縣皆立學校延師儒,授生徒。”還曾親自到學堂督促學生讀書, 明代規定,只有學校才能推選科舉生員參加鄉試。想通過科考入仕者必須經過縣試成為縣學生員,才有希望得到科考的入場券。為應考需要,縣學教學內容大多是《四書》、《五經》 明代縣儒學規模比宋代更大,曾多次重修和擴建。至嘉靖年間,縣儒學主要建筑有啟圣祠、 先師廟、鄉賢祠、名宦祠、東廡、西廡(各12間),書籍庫、祭器庫、尊經閣、講經堂、敬一亭、碑記亭、題名亭、觀德亭、居仁齋、由義齋等;還新建了欞星門、道義門、儒林坊、興賢坊、育才坊、禮門坊、正路坊、泮宮坊;還建有教諭、訓導及學員住所。這些建筑物在明代270多年內曾多次被水沖毀,又及時得到修復,可見當時邑中官員對教育之重視。 明代學宮尊經閣藏書較充實,分文號廚、行字號廚、忠字號廚、信字號廚四大類,計有數百多部上萬卷經典,其中大部分為崇化書坊版圖書。如《詩經大全》《史記》《通鑒綱目》《大明一統志》《大明會典》《事文類聚》《藝文類聚》《唐文鑒》等。(劉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