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為何稱“朱熹故里”——話說古建陽(4)
2015-04-16 17:46:08? ?來源: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朱熹17歲與隱居蕭屯(今考亭破石)的劉勉之女兒劉清四完婚,女婿如半子,此后劉勉之蕭屯草堂成了朱熹常來常往的寓居、問道之所。紹興十七年(1147)秋,朱熹以建陽籍報名參加鄉試。考中后,第二年參加御試,又金榜題名考中進士。現存《王佐榜進士題名錄》記載十分明確:“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本貫建州(府)建陽縣群玉鄉三桂里,父為戶。”朱熹中年葬母祝氏夫人于馬伏寒泉塢,此后朱熹隱居寒泉、云谷兩地長達10年之久。當他從山林走出來時,背著一大包厚實的著作,歷史學家評價這是“考亭學派”的初創階段。建陽童游、書坊、黃坑、麻沙、徐市、將口、崇雒等鄉鎮都留下他的足跡,每到一地均有詩作流傳,多達100余首。朱熹葬妻劉氏于黃坑后塘大林谷,葬長子朱塾于莒口大同山。為了實現父親朱松遺愿:“考亭溪山清邃,它年可以卜居。” 晚年定居考亭講學9年,謝世后與夫人合葬于黃坑,其墓陵已修復,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所謂“故里”,《辭海》的解釋是“人的出生地或長期居住的地方。”朱熹在建陽斷續生活了20余年,終老考亭,所存史籍,無一說朱熹“客死它鄉”。建陽稱朱熹故里,自在情理之中。(劉 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