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山公園·廣場散記
2015-04-15 16:44:53??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出建陽城東22公里,有一小鎮,名叫小湖。小鎮前臨南浦溪,背靠小山,真是塊風水寶地。近些年,小湖的執政者勵精圖治,斥巨資改善民生,先后修建了壺山森林公園、壺山廣場,為勤快富足的小湖人提供了一個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壺山是小湖歷史名山,位于小湖雙門峽一側,距鎮區約1公里。舊縣志載云:“相傳仙人壺公與費長房嘗游此山,山瞰大溪,石壁峭立,上鐫‘壺山寒冰玉屏'六大字,徑二尺許,筆力遒勁蒼古。”該摩崖石刻因修205國道時被毀,山有舊亭,今已不存。明永樂進士黃仲芳有《壺山八景·三山煙樹》詩云:“幾度經過喜登覽,每將佳句寫詩篇。”現在修建的壺山森林公園是小湖鎮區的后門山,民國時是大戶人家的風水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列為封山育林地,因襲相徇,保護完好。森林公園借歷史名山冠名,修建壺山亭和環山路。 甲午盛夏三伏天,我約老友一起登游壺山森林公園。從小湖大樟樹下拾階而上,迎面是兩座相連的廟宇,一座叫大奶廟,供奉靈山三位仙奶,當地熟知的神仙陳仙姑、陳海清也位列其中;另一座是大圣廟,供奉齊天大圣孫悟空,兩廟歷史不長,興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兩廟左側出,林中曲徑通幽,數百級石階蜿蜒而上,石階青苔覆之如絨毯,樹高林密,蔭天蔽日,清涼撲面。置身于這寧靜世界中,沒有鬧市的喧嘩與噪音,樹葉簌簌,鳥語蟬鳴,微風過林,濤聲陣陣,人的心靈得到洗禮升華,戚戚于貧賤少了,汲汲于富貴也不多了。老友說,青苔是空氣質量的檢測器,有它的地方,空氣質量好,沒有污染。說話間,一位采紅菇的村民從山上下來,我們與他攀談起來。村民朗聲說,這個公園搞得好啊,大家不僅可以爬山鍛煉,還可山野覓珍。 行至山頂,赫然有亭立于密林中,紅柱紅瓦,是為“壺山亭”,亭上有聯:“秀山仙水天勝境,瑤林珠樹擷名香。”亭中懸掛匾牌,鐫錄劉禹錫《陋室銘》佳句。亭旁有一雙人合抱大柯樹,從根底分六枝,直插云霄,每枝樹干徑有四五十公分,蔚為奇觀,當地人美名為六姐妹樹。順階而下,到達山下,山下的金沙寺正重修擴建,飛檐斗拱,氣勢非凡。金沙寺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70多年。出金沙寺,沿環山休閑步道,我們繞行一圈,小湖如詩如畫的美景盡收眼底。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對于壺山森林公園來說,真是恰如其分。其山高不過百米,方圓不過百畝,山中竟有三座寺廟,一座小山,竟成了當地居民心靈暫棲之所,祈福之地。 從壺山公園下來后,我們又去了壺山廣場漫步。與壺山森林公園緊密相連的壺山廣場是小湖鎮實施的民生姊妹項目。項目分三期進行,目前一期、二期均已完工。沿著新建的休閑步道,美麗的壺山廣場盡在眼前。昔日的河灘地,現已建成親水棧道、淺水橋,整個廣場呈長方形,分為體育健身區、休閑養身區和行政管理區等三個功能區,建有燈光籃球場、親水長亭、蓮花水池等特色建筑,名貴樹種種在其中,供人欣賞,綠草茵茵。再加周圍田間休閑步道,大片的荷塘、碧綠的稻禾,人在其中,妙不待言。 游覽完畢,我們坐在古樟下的龍溪亭休憩。我想,許多事物,熟悉的習以為常,旁觀的識得其寶。小鎮鄉民,在身邊擁有這么好的休閑鍛煉場所,無需門票,不要卡制,輕松自然,茶余飯后,率性而為,心中常懷“我鍛煉我健康我快樂”之理念,幸福安康相伴相隨。(張貴興 文/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