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樓村民廈門賣刀削面致富
2015-03-16 15:15:37??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十天的年過去了,昨天村里到廈門賣刀削面的團隊就要出發了。”3月2日,小湖鎮塘樓村主任謝義興告訴記者,目前塘樓有40多位村民在廈門賣刀削面,年收入多的30多萬,少則10把萬,這些勤勞致富的村民,紛紛在建陽城里買房或在鄉村里建樓房,有的還買車或買店面。謝老五、張清奴、謝良華、謝榮友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46歲的謝義興,是塘樓第一個到廈門賣刀削面的,他白手起家。2001年到大廈門賣刀削面,第一年就賺了10多萬純利,想到家鄉的兄弟朋友無處賺錢,他先后將老家親戚朋友帶到店里幫忙,教他們學技術,幫助找店面。這樣一帶二,二帶四,幾年下來,到廈門賣刀削面成了村民發家致富的好門路,全村40多戶村民在廈門賣刀削面。2012年回家鄉參加村主任競選成功,就把廈門刀削面生意轉給弟弟謝老五。 “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謝義興介紹,“廈門賣刀削面這些年,我在城里買了一套房,配了一輛車,開了一家公司。今年正月過,還要多帶一些下去,因為在廈門,我們村已經有了自己團隊。” 今年43歲的謝老五,排行第五,家人取名就叫老五,他參過軍、當過村團支部書記,養過魚種過田,為人勤勞樸實。2011到廈門跟哥哥一起做刀削面,2012年接手哥哥店面。老五說,哥哥的店面在環島路曾厝庵,這里是旅游景區,位置好,生意興隆,雖說店租貴,但人流量大,加上景區價格高點。 由于面食老少皆宜、人人能吃,早、中、晚都可作為主食,加之謝老五做出來的雜醬刀削面味道好,用料精細,干凈衛生,來吃面的人絡繹不絕,收入不菲。他給記者算算帳,20多平方的店面店租每月5000元,每天做300碗刀削面,每碗10到18元,毛利30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純利潤3萬元左右,一年收入30多萬。 在廈門的近三年,謝老五變化很大:2012年底,他就把老房子推倒翻重建,建成三層小洋樓,建房和裝修用去33萬多,2013年底,又花了30多萬在建陽曼山別院買下一套100多平方的商品房;2014年裝修房子用去12萬多,女兒在建陽外國語讀書,三年下來4萬多。 2月25日,記者在謝老五城里房了見到他,房了裝修很精美,空調、液晶電話等電器齊全,他微笑地告訴記者,這幾年賺來的錢花得差不多,手頭現有的錢想買一輛車開開,昨天看了幾家車店,沒有自己喜歡的。2015年賺來的錢,準備把夫妻倆的社保一次買掉,了了養老之憂。 今年47歲的村民張清奴,2005年就到廈門賣刀削面,他店面在思明區前浦。“我的店面位置不是太理想,每天只能賺四五百元,夫妻兩辛苦干一年賺個十四五萬。”張清奴說,原來家里窮得叮當響,賣刀削面后,手頭寬裕多了,2011年買了建陽和順景商品房,買房裝修共用去62萬多,2012年7月兒子考上東南大學,供孩子上大學花了10多萬。2014年7月原打算買一個店面,要160多萬,手里錢不夠就沒買。(張貴興)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