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建陽
2015-03-03 16:38:59?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溫良英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說起建陽的飲食,就要從清晨講起,建陽百姓的早餐基本上在尋常巷陌之中:拌面、扁肉、鍋邊糊……這些小吃都隱藏在街頭巷尾,便宜、簡單、隨意,一個小小的攤位或者幾張陳舊的桌子,可是卻能品嘗出最“建陽”的味道。 建陽的拌面、扁肉沒有沙縣的拌面、扁肉秀氣,然而量足、飽滿。“水吉扁肉”的制作過程與眾不同的“打肉”,將肉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打,直至爛如綿、粘如糊,然后加適量小蘇打水、鹽、味精,用筷子攪成糊狀。這樣包出來的扁肉,嫩、香、甜,入口爽脆。 建陽人在制作鍋邊糊時放的是香菇、蝦皮、蔥、黃花菜等配料熬成的清湯,待鐵鍋上方四周烤熱,將預先備好的濃米漿均勻澆鐵鍋內(nèi)緣四周,烘干后鏟入湯中,稍煮片刻即成。鍋邊糊白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 如果到建陽的步行街走走,就能買到糖炒錐栗,漫步街頭,栗味香濃,讓人忍不住駐足。建陽是“中國錐栗之鄉(xiāng)”,主要的錐栗品種有:白露子、油榛、黃榛、烏殼長芒等。建陽的栗子香甜可口,特別是剛出爐的熱栗子,香味更濃,即使燙手燙嘴也忍不住要剝來吃,常吃栗子有補腎強筋的功效。 講到建陽的特色小吃,建陽的光餅也是讓人難忘的,建陽光餅具有色美、味香、咸、脆的特色。有許多建陽人到廈門定居后,每次回鄉(xiāng)探親,總要攜帶些家鄉(xiāng)的光餅以飽口福或分給在廈門的建陽親友品嘗。 “團子”也是建陽的特色小吃之一,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做“團子”,在建陽一年四季,大街小巷叫賣“團子”之聲隨處可聞,“團子”顧名思義,圓球狀,它均寓意團團圓圓。剛出鍋的“團子”散發(fā)出清新的米香,特別是臘肉、芋頭絲做餡的團子,咬開后濃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端午時節(jié),小湖鎮(zhèn)的楊梅十分誘人,有“龍睛烏果誘流涎”的美譽。小湖鎮(zhèn)楊梅成熟季節(jié),滿山碧樹點紅,滿樹紅中映綠,個個紅里帶黑,粒大核小,肉厚汁多,味甜微酸。 盛夏季節(jié),建陽有兩種水果可謂是“名揚天下”,一個是考亭的葡萄,另一個是 崇雒的白蓮。 千余畝的考亭葡萄園里彌漫著葡萄清香和豐收的氣息。葡萄園的路邊,停著一輛輛正在收購葡萄的裝運車,車旁則是忙碌的身影。考亭村葡萄個大圓潤、皮薄、肉甜、核小、味甜多汁、色澤光亮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使它熱銷省外。 在崇雒鄉(xiāng),街頭巷尾婦女小孩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給剛采摘回來的蓮果去皮通心,忙得不亦樂乎。建陽白蓮有“潔白如凍玉芙蓉”之稱,具有粒大圓潤、色如凝脂、耐煨易熟、湯汁清甜、香醇爽口、營養(yǎng)豐富的特色,補脾健胃等功效,由于建陽蓮子的品質(zhì)、藥性兼優(yōu),被稱為“蓮中上品”。 此外“水南芥菜”“建陽桔柚”和“建陽冬筍”也是名不虛傳。 在建陽舌尖上的享受數(shù)不勝數(shù)、源遠流長,樸實、平凡,卻讓人難忘。 ? 建陽光餅 水吉手打扁肉 農(nóng)家小吃羔皮 考亭葡萄(張正松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