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吉荸薺暢銷廈門
2015-02-04 21:57:53? ?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水吉荸薺第一次亮相廈門市場,受到廈門市民的歡迎,3500多公斤的荸薺銷售一空,均價每公斤18元多。”1月12日,剛從廈門參加第二屆大武夷農特·旅游產品(廈門)展銷推介會回來陳希盛高興地說。 今年60多歲的陳希盛是建陽市水吉鎮市頭村村民,1月9至11日,他和村民邱南榮帶著自己種的荸薺到廈門展銷。他種荸薺已有好多年了,每年都種三四畝地,畝產量約有1500公斤。“荸薺大小不均,大中小果一般是三三開,一等果約占三成多,每公斤可賣12元左右,中果賣10元,小果6元左右。”陳希盛介紹說。 荸薺就是常說的馬蹄,水吉荸薺品種一般有紫紅、深紅、紫黑等,味甜、清涼、爽口、去膩、通便,是居民喜愛的當地水果之一。因荸薺種在水田中,又可生食,所以有人戲稱其為“真水果”。荸薺洗凈去皮即可食用,若放置晾干數天,待其外表有皺紋后食用更甜。 水吉荸薺有數百年歷史,民國時期,產量數十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產量達數百噸。“文革”時期,荸薺種植面積大量削減。1993年后,水吉荸薺在建陽各地種植面積達900多畝,產量上千噸。每年冬至后,水吉荸薺開挖上市。春節前,是水吉荸薺銷售旺季,節日期間,當地居民家家戶戶都要購買,并作為禮品贈送親朋好友。 有詩云:天竺馬蹄蔬果珍,蟄泥出水潔無塵。定居華夏江南綠,傲雪戲霜沃野春。清熱生津療疹毒,祛邪消痘護元神。新年元旦登堂品,送往迎來贈貴賓。 由于當地特殊的地質和氣候條件,水吉種植的荸薺個大、皮薄、肉嫩、甘甜,優于其他地方,因此水吉荸薺聞名遐邇。目前水吉鎮種植荸薺主要在市頭和鄭墩兩個村,共有200多畝,預計每畝產量在1500公斤左右,平均每公斤可賣8元左右,去掉成本后,種植戶可獲得8000元左右的利潤。村民都是采取輪作的方式,上半年種水稻,下半年種馬蹄,每畝地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與種水稻相比,種荸薺的收入要高得多。 雖然種植荸薺的效益不錯,但由于種植過程中技術含量較高,管理功夫稍大,經驗不足的農戶還是不敢冒然擴大種植面積。 今年50多歲的羅秀英種植荸薺已經30多年了,最多的時候一年種過四五畝。她說,荸薺很難挖,耗力費時,一個勞力一天挖七八十公斤,一畝至少要挖20多天,大家都不敢多種。現在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有中老年人種一些,再加上種荸薺所需的水源充足、略有砂土的水田有限,所以規模不是很大。(張貴興 徐祖建 文/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