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外籍游客拍攝泉州旅游宣傳手冊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近日,泉州市舉辦《外籍人員在泉服務手冊》發布儀式,為在泉外籍人士提供了在泉政務、生活、商務等全方位資訊。 自去年12月17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Fujian Travel ”持續升溫,福建多地以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持續升級外國游客的入境游體驗。 福州 外國游客在三坊七巷游覽 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攝 宣傳推廣城市形象 《讓世界看見福州》入境游宣傳短視頻多平臺上線,全面展示福州的自然山水、歷史人文與出入境政策、便攜支付等相融合新畫面,進一步展示“有福之州”城市形象。 印發中英文版《福州旅游線路攻略》《福州市旅游地圖》,發布《福州市入境旅游服務指南》《福州市促進入境旅游若干措施(試行)》,為入境游客提供最直觀的福州旅游導航。 持續便利商貿往來 邀請境外客商參加福州重要經貿活動,利用過境免簽政策來榕開展短期商務考察、項目洽談等活動。并通過過境免簽政策,邀請外籍客商來榕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等大型展會,為參展的境外人士提供適用過境免簽政策的定制服務。 深化與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的友城合作,拓展國際“朋友圈”。支持外國學生、專家學者、青少年代表使用過境免簽政策來榕短期訪問交流。 提升入境管理服務水平 福州、長樂、馬尾、福清、連江等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已設立外國人過境免簽服務窗口,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為免簽入境外國人士提供緊急辦理停留、證件報失、政策咨詢等服務。便利境外人士持護照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辦理住宿登記、交通出行、金融服務、文旅游覽、生活消費等。 完善外語標識場景 加強旅游熱門地外語咨詢服務,提升四星級及以上酒店的外語服務水平,完善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馬尾船政文化城等重點旅游、商貿場所及主要交通道路的外語標識及游覽設施。推動智能語言服務產品開發和應用,提升入境旅游語言服務的數字化水平。 提高支付便利性 在長樂國際機場、三坊七巷等重點區域,通過布設支持刷外卡POS機、支持外卡取人民幣取款機、自助貨幣兌換機等,提高入境境外人士支付便利性。 泉州 外國游客打卡泉州 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柏峰攝 擴大國際傳播影響力 作為落實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文旅配套服務十條措施中的重要一環,泉州在打造國際營銷推廣矩陣,擴大泉州文旅國際傳播影響上持續發力——創新推出“海絲泉州”國際旅游推薦官計劃,為6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行博主頒發“海絲泉州”國際旅游推薦官,按照國際語境開展精準營銷,向全球講述“泉州故事”。 推出《泉州一日 世遺千年》英文宣傳片,制定并發布10條中英文“穿越宋元奇妙游”世遺泉州精品旅游線路;持續實施“十百千萬海絲游”文旅營銷工程,今年將面向48家海外中國文化中心、23家駐外旅游辦事處、32個國家的77座聯盟城市推廣泉州,舉辦“茶和天下·雅集”等超20場海外文化推廣活動及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游節等對外交流活動,推動泉州文化走向世界。 多項支付便利政策落地 2024年3月,泉州出臺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啟動優化外籍人員支付便利化工作。 如今,境外人士從抵達機場、動車站,到暢游古城、體驗民俗,都能在泉州體驗更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不僅可以使用VISA、MASTER、JCB等主要境外銀行卡在食宿、景區、購物等場所的重點商戶暢快消費,還能在ATM取現,在銀行網點兌換“零錢包”。截至目前,全市接受外卡支付的商戶達2972戶,支持外籍人員簡易開戶的銀行網點達1296個,支付便利化服務遍及食、住、行、游、購、娛、醫、學等八大應用場景,真正實現支付“不見外”。 建立入境游客服務驛站網絡 泉州建立“1+N”入境游客服務驛站網絡,除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設置入境游客綜合服務臺外,泉州古城、清源山景區等多個熱門旅游點也設立了服務點。在泉州動車站海絲新城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多語種咨詢窗口格外醒目,車站配備外語服務人員和志愿者,為境外游客提供線路規劃、交通接駁等一站式咨詢服務;在清源山景區,中英文對照的旅游標識和導覽介紹牌隨處可見,老君巖等主要景點還配備了智慧語音導覽系統,游客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多語種景點講解,仿佛擁有了一位貼心的“隨行向導”。 廈門 外國游客辦理出入境手續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邱趙胤 通訊員 付佳萍 劉楷攝 創新推出多樣化聯程旅游產品 2024年以來,廈門以省內區域旅游資源差異為基礎,聯合龍巖、三明、南平發布多條“外國人過境240小時免簽”聯程旅游線路,推出以鼓浪嶼、永定土樓、泰寧丹霞、武夷山“多世遺”為核心亮點的旅游產品。 “中轉游”同樣也成為廈門入境游市場的一大亮點,熱度不斷攀升。國際游客可以選擇經廈門入境中國旅游后,再聯程飛赴歐洲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巴黎、美國紐約等地體驗“多國文化探秘游”“自然生態體驗游”新玩法。 成立旅游推廣“風尚聯盟” 為更好地服務外國游客,廈門還成立了旅游推廣國際志愿者“風尚聯盟”。首批35名志愿者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他們用各自的語言和方式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分享廈門之美,講述廈門故事,為海外客人提供導覽翻譯志愿服務。 還有不少的文化義工穿上中式服裝,為外國游客們打造沉浸式的中國文化體驗之旅,提升旅行獲得感。廈門中山路文旅消費街區,還組建了多語種“廈門阿姨志愿服務隊”,可實現為國際游客提供“普通話、閩南話、英語”自由切換的導覽服務。 便捷支付提升消費體驗 截至2025年2月,廈門市78家星級飯店及主要未評星高檔酒店共布設外幣兌換點76個、外卡POS機708臺,其中四星級及以上旅游飯店(35家)已實現境內外銀行卡受理、外幣兌換服務全覆蓋。 廈門13家國家5A級、4A級旅游景區,均已設置線下購票窗口,配置外卡POS機,并支持現金支付。入境旅客憑出入境有效證件,可實現線上、線下便捷購票。 游后回訪提升服務品質 游客離開了,服務的提升卻還沒有結束。廈門在“游后”做好回訪和口碑傳播上不斷努力,通過成立廈門旅游推廣國際志愿者“風尚聯盟”,開展分國別回訪等形式,提升服務品質。 此外,廈門還注重在線平臺的運營以及城市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的形象傳播,聯合攜程海外版、客路旅行APP等平臺,開放端口反饋在廈入境游食、住、行、游、購、娛體驗,運用在線旅游平臺反饋提升服務品質。 平潭 美國游客和藤牌操表演者合影留念 平潭網融媒體記者江信恒 攝 擴大國際知名度、美譽度 為擴大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平潭特別推出Stephy’s Pingtan Travel(《老外看平潭》)系列英文vlog在微信、facebook、YouTube等海內外平臺播出,與國際友人共同分享平潭的美。通過馬來西亞小姐姐俞秀秀全英文介紹平潭美景的方式以雙語字幕呈現,讓平潭這個美麗濱海島嶼走出國門,展示給更多的海內外用戶。 提升支付便利性 平潭將國際化、適老化、普惠化的支付體驗作為平潭國際旅游島宣傳推廣的重要著力點,制作平潭國際旅游島游客支付服務手冊和支付服務地圖。鼓勵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文博場館、文娛場所、酒店、交通樞紐站點、醫院等重點場所設立支付服務咨詢點,綜合運用多種宣傳方式和渠道,常態化開展支付服務宣傳。 在平潭澳前臺灣小鎮打造支付便利化建設標桿場景,構建以銀行卡受理、高效現金支付、便利外幣兌換、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為重點的支付受理環境體系,短期內實現全渠道、廣覆蓋。在澳前口岸、重要涉外酒店、4A級以上旅游景區等增設外幣兌換機構和設施,增加可兌換的外幣幣種,加強外幣兌換服務人員業務培訓,提升外幣兌換服務水平。 節賽賦能提高文旅吸引力 近年來,平潭在加快打造“旅游+”新業態上不斷發力,平潭國際風箏沖浪節、平潭國際自行車公開賽、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平潭站)、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平潭站)、IM兩岸青年影展等一系列特色品牌節賽活動的舉辦,讓年輕、時尚、品位正成為平潭的新標志,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注入青春活力,吸引不少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 (東南網綜合福建日報、泉州晚報、中國日報網、平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