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為深入挖掘童游街道的文化內涵,推動地方文化的繁榮發展,6月6日,建陽區童游街道人大工委組織區級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共計25人,開展“以暨大紀念館落地童游為契機,助推童游文化發展,人大代表我來說”專題調研活動。 現場調研:跨越時空的文化紐帶 通過館內收藏的照片和文獻資料,大家了解到暨南大學在建陽時期的難忘歷史。這段“烽火育英才”的歷程,不僅是暨大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童游街道文化記憶的珍貴寶藏。代表們圍繞暨大紀念館落地童游這一契機,為紀念館的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助推其成為童游街道的文化新地標。 參觀學習:互動交流取真經 一行人員依次參觀了人大代表之家的各個功能區域,見證建陽區人大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在代表履職風采墻前,童游街道的人大代表們認真學習為民解憂的生動畫面,為大家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參觀,代表們可以進一步熟悉代表工作流程,交流履職經驗,共同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 專題宣講:打開歷史文化之門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祝熹老師為代表們作《南渡北歸——暨南大學在建陽》專題宣講。帶領大家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展現暨大師生在抗戰時期的家國情懷與精神風貌。宣講過后,代表們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積極建言獻策。從文化傳承、教育普及、旅游開發等多個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將暨大文化與童游本土文化有機融合,打造具有童游特色的文化品牌。 此次調研結合多項活動,不僅能夠喚起人們對暨大歷史文化的關注與重視,更能激發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通過人大代表的積極推動,有望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共建的文化發展格局,讓童游街道的文化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