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武夷山麓,崇陽溪畔,宋代大儒朱熹在閩北“琴書五十載”,南平也成為朱子理學萌芽、發展和集大成之地。近年來,我市不斷推動朱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奮力打造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新標桿。今天上午,由南平市委宣傳部主辦,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平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等單位承辦的2024年朱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在考亭書院啟動了,一起去看看南平是如何讓朱子文化“新”起來,“活”起來。 啟動現場發布了中國孔子基金會朱子文化專項基金,與會嘉賓為中國孔子基金會朱子文化專項基金管委會授牌,并為首批捐贈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據了解,朱子文化專項基金的成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福建武夷旅游集團、武夷發展集團、南平實業集團、南平綠發集團、南平水務集團等10家企業分別捐贈,加上朱建福先生個人捐贈,累計募集資金196萬元。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考亭書院授牌儀式。考亭書院是朱熹親手創辦的四所書院之一,現今的考亭書院兼具講學、藏書、祭祀等三大文化交流功能,先后舉辦了朱子文化交流研學、海外華人華僑社團參訪、海外朱子后裔尋根謁祖等活動100多場,接待海內外參訪人數超百萬人次。2023年,考亭書院獲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據了解,2024年朱子文化周還開展了《弦誦悠長——南平書院古今》書籍首發、“孝融兩岸忠義海峽”閩臺交流等一系列特色活動,為朱子文化再次插上“活化”之翼、注入新鮮血液。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考亭書院山長朱杰人:“在朱子誕辰前后的這一周,集中搞一些大的文化活動,我覺得是一個很好想法,因為它可以帶動一整年的朱子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也可以讓更多市民來關注朱子文化,我希望這個朱子文化周能夠繼續下去,每年都搞,每年都有新的面貌。” 朱子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的寶貴文化遺產,更是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南平是朱子的祖居地、成長地、成才地、講學地、終老地,朱子一生七十一載,有六十余年時間在南平度過,足跡遍布南平全域。近年來,南平市圍繞文化強省戰略部署,統籌推進朱子文化研究、保護、教化、交流、傳播五大工程。融合多方資源,聚集社會力量持續促進以朱子文化為主的國際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本次朱子文化周還設有縣(市、區)專場,分別在建陽區、武夷山市、建甌市、政和縣四地,舉行《近思錄》講座、紀念朱子誕辰894周年、“孝融兩岸忠義海峽”等交流活動。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這次我們南平市紀念朱子的活動有點像百花盛開,在各地都組織了這些經過精心準備的、主題非常突出又非常豐富的活動。南平市這三年多來,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朱熹園的重要講話,認真打造‘第二個結合’的首批地這樣一個文化品牌,打造一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標桿的工作要求,精心地謀劃、精心地打造,我覺得效果還是很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