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銘書院,即橫渠張先生祠。在崇泰里莒口。舊志云,宋季張橫渠先生元孫日中官興化軍通判,以兵來會丞相文天祥取寧都陣亡,男世基裹父骨葬于莒口,因廬墓, 并奉先生祀。明崇禎己巳,知縣謝秉謙建祠。清康熙己未,知縣鄭昱改今名。裔孫春秋致祭。 ——民國《建陽縣志·卷八》
張日中,南城人,景炎六年,文天祥帥師次汀州,日中以兵來會,天祥師潰于空坑,日中奮力拒戰,身被數十槍而死。 ——清乾隆《江西通志·卷八十三》
張德之后,張載的后人又有一位來到建陽。 宋末,張載的裔孫張日中在興化軍(今莆田)任通判時,隨文天祥大軍抵抗蒙元。在攻取江西寧都的戰役中,張日中不幸陣亡。《江西通志》記載張日中“身被數十槍而死”——不愧是張載的后人! 張日中的兒子張世基將父親安葬于建陽莒口。他們的后人又有一支遷居將口。莒口、將口,都建祠堂祭祀張橫渠。祠堂也兼書院功能。 如今,將口的張橫渠祠堂尚存。祠堂門樓中間為磚雕九個楷體大字“宋先賢張橫渠先生祠”。大字之下,是磚雕圖案,中間為文官朝拜,左右為雙鳳朝陽,門額上方中間為“榮祀”兩個大字,左右為四幅瑞獸吉祥花鳥磚雕圖案。門頂為抬梁式,斗拱飛檐。正堂兩側為廂房,從正堂向外望,門樓內側有“先賢宛在”四個大字。 民國《建陽縣志》中留有兩篇《橫渠書院記》,麻沙的記文為明朝狀元丁顯所撰;莒口的明朝史學家何喬遠所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