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秋意正濃時,步入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麻陽溪畔,朱子晚年講學之地“考亭書院”古樸莊重;街巷之間,“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標語隨處可見。 建陽是福建古老的五個縣邑之一,也是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被稱為“圖書之府、建本之鄉”,前有理學先驅游酢,后有朱熹、蔡元定等潭陽七賢。千百年來,這里人文薈萃,崇文尚讀之風代代延續。如今的建陽區,城鄉間不斷涌現出來的公益書吧,引得建陽人津津樂道。 建陽區提出用三年時間形成10分鐘城市閱讀圈,借力“潭陽書舍”等文化陣地凝聚全民閱讀共識,提振城市文化活力。 這個閩北城市現有10個公益書吧、12個共享閱讀空間,名為“潭陽書舍”?!半S處能讀、隨處可讀”成為了建陽區靚麗生動的人文風景線——以“共建共享、自助互助、公益成長”理念打造出一個個舒適且可持續的全民閱讀空間,從孩童到老人無不光顧。 據介紹,公益書吧的打造堅持功能純粹化、服務公益化、建設不停步。今年建陽區將繼續建設12個公益書吧。 公益書吧建設“一呼百應” “公益書吧能形成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完全出乎我的預料。”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建陽第一中學教師、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舍長黃景青如是坦言。 圖片建陽第一中學教師、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舍長黃景青介紹公益書吧的情況(央廣網見習記者 李姍姍 攝) 四年前,時任建陽第一中學校長的黃景青,從萌生“希望圖書館里面的藏書能夠再次服務于社會”的想法,到2021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建陽區第一座公益書吧“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她發現這是一件值得投入熱忱的事業,并且“一呼百應”。 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由建陽一中提供學校沿街店面場地,該校校友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捐建。公益書吧秉承“共建共享、自助互助、公益成長"理念,免費向全體市民開放。 黃景青回憶道,書吧剛開放時缺乏許多設施,走進來的愛心人士一聽說這是公益書吧,自發地捐贈書籍、飲水機、吸塵器、電腦、打印機等?!八麄兌加袗奂亦l的情懷、愛母校的情結,并且十分支持閱讀空間的共建共享理念。” “不僅捐錢、捐物,大家還捐獻出寶貴的時間,來這里做志愿服務,幫助書吧建設得更好?!秉S景青說,書吧的志愿者們將大大小小所缺物品登記在冊,放在入口處,許多書友都會主動翻看,解決需求。 從籌建書吧,再到完善書吧理念、發展志愿者隊伍,梳理出可持續發展、可復制的公益書吧運行機制,黃景青作為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的發起人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動公益書吧發展壯大。如今,這個矗立在城區中心路段的開放式公益書吧門庭若市。 “建陽文化底蘊深厚,有理學家朱熹等歷史名人的影響,我們都崇尚閱讀。”在黃景青看來,能依靠民間力量建立起公益書吧,離不開建陽區的群眾基礎?!拔覀兿M顝V大讀者、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向上向善、筑夢未來。” 全民閱讀空間書香充盈 建陽區已連續兩年將建設公益書吧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2300萬元,主要用于公益書吧的基礎設施建設或改造,打造“書香建陽”。22座“潭陽書舍”,依靠政府搭臺、群眾參與、民辦公助,謝絕商業行為,日常運營完全由志愿者承擔,在集思廣益中被操持得有聲有色,穩步發展。 遍布在街邊、小區、學校旁的公益書吧特色鮮明。國學主題的考亭書院書吧、建本文化濃郁的惠民花苑書吧、親子元素繽紛的童新小區書吧……按照“一吧一特色”的設計思路,公益書吧在閱讀功能完備的基礎上,展現歷史文脈,持續凸顯個性化培育。 同時,利用公益書吧空間載體,建陽區還創新性開設多元化的閱讀品牌活動,由“領讀者”自主發起讀書會、分享會。今年暑假期間,學生們在公益書吧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學校將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吸引眾多學生前來感受書香文化和志愿服務。書吧不僅辦起來,而且“活”起來。 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志愿服務隊隊長詹玉娟清晰記得許多愛心志愿故事。令她備受感動的是,書吧的志愿服務隊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至突破千人,且呈現出一個志愿者影響一家人、帶動一片人的趨勢;現在公益書吧逐漸不需要志愿者時刻在場,也能有序運行。 圖片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志愿服務隊隊長詹玉娟(央廣網見習記者 李姍姍 攝) 記者走進建陽一中校友公益書吧,“共建共享 自助互助 公益成長”12個字映入眼簾。書吧內整潔敞亮,長條書桌上擺滿綠植,書架分區簡介明了,空間舒適,不少群眾在這里閱讀學習。書吧里的孩童,隨口背得幾句“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今,公益書吧成為建陽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全民閱讀氛圍日漸濃厚。 “書吧建設主要包括公辦、民辦、‘民辦公助’、‘公辦民助’四種創辦機制。其中,公辦是由相關單位出場地、財政出資金提供硬件,交給志愿者經營;‘民辦公助’則是硬件和軟件都由民間公益人負責,享受政策扶持,比如以獎代補等。”建陽區委宣傳部部長、建陽區全民閱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鄭順蓮介紹。 鄭順蓮表示,建陽區將繼續結合朱子、宋慈、建本、建盞四張文化名片,以展示讀書成果、傳播優秀文化為己任,不斷拓展閱讀空間陣地、創新閱讀活動形式、擴大閱讀推廣隊伍,持續探索完善全民閱讀的“建陽模式”。(龔雯 李姍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