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 釋文:不要因自己的憤怒而粗暴地傷害他人,不要違背禮儀而隨便傷害一切生命。 時代價值:和諧;忍讓;寬容 小故事:將相和 澠池之會后,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樂意了。他說:“作為將軍,我出生入死,而藺相如只不過能說會道,地位卻在我之上,我感到羞恥。”又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聽到這些話,藺相如不愿意和廉頗發生沖突,外出遠遠看到廉頗,就掉轉車子回避。藺相如的門客覺得很沒面子,就對他說:“您官位高于廉頗,卻躲著他,這也太膽怯了吧!”藺相如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眾人都說:“當然是秦王。”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果只圖一時之快,逞私怒,泄私忿,二虎相爭,勢必不能同存。這樣,國家就危險了!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的恩怨和榮辱都不重要!”廉頗聽到這些話,來到藺相如的門前 “負荊請罪”。 將相二人從此和好,并成了生死與共的好朋友。
朱子曰:私怒欲其不逞,私忿欲其不蓄。非法欲其不為,危事欲其勿與。(《家政》) 血氣之怒不可有,義理之怒不可無。(《朱子語類》卷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