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米倉壁
度量無私本至公,寸心貪得意何窮? 若教老子莊周見,剖斗除衡付一空。
這是一首寫在公家儲米倉庫的墻上的一首詩,故名《題米倉壁》,其作用有點類似今天常見的“標語”,可以給人以警示、鼓動。朱子當時是同安縣主簿,主管文書,這上墻的“標語”也經他手。只是,米倉的墻上應該刷什么樣的標語呢?顯然,除了防火防盜,更重要的是警醒監管米倉者不可有徇私之心。 米倉里用來買進賣出的升、斗、稱等計量工具,本身代表著公平與標準,對誰都一樣,毫無私心。而人一旦有了私心,那貪婪的欲望又哪里有盡頭呢?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道家思想,反復告誡人們這世上原有的一切都不可能長久,人要想保得太平,達到逍遙,必當放棄私欲和斤斤計較的小“智”小“慧”。在他們看來,最好連升、斗、稱這些用來公平買賣的計量工具全都燒掉。相比古之圣人,作為米倉監守的看管人員,如果還存有貪污舞弊之心,豈不是卑劣不堪了? 朱子的“標語”寫得充滿文氣,既典雅又風趣,堪稱是“學者型官員”的典范之作。首句“度量無私本至公”就把器物的象征意味擺置出來:米倉中常見的計量器械,件件都有隱含的教育意義,就是要管理者“至公”辦事,經手出納。次句“寸心貪得意何窮”又以人的“寸心”之小與“貪心”之大對比,顯現欲望黑洞的可怕。最妙的是結語兩句,抬出老子莊周,以棄圣絕智的空靈境界對比人心的貪婪卑劣,一下就襯托出心存僥幸與私欲者的人格境界之低下。在當年,能讀懂這首詩的米倉監管者,也必是讀書人,而讀書人那點自尊被這句“標語”激發出來,必定可以戰勝貪婪的私欲。朱子的這招“激將之法”,確實得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