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西林可師二首
身世年來欲兩忘,一春隨意住僧房。 行逢舊隱低回久,綠樹鶯啼清晝長。
朱子在紹興三十二年正月又往建安拜謁李侗先生,并隨其返回延平,還是住在西林院惟可法師的僧房里,長達數月。在這段時間里,朱子逐漸進入了理學潛心涵泳的境界,詩歌也寫得加倍平和深沉,充滿余味和感興。 這一年多來對理學的學習體會,讓我總想著要把自己的身體和這外在的世界一起忘卻了。而今得以又在西林院的僧房中得以隨意安住,竟長達一個春天。在院子里,我無意間遇見了自己當年留下的一些題壁詩作,這使我想起了過往,想到自己的學問積累尚不足達到“應事灑脫”的境界,便低頭徘徊,而正在此時,窗外的黃鶯鳥在已經轉綠了的樹枝上啼鳴,提醒著我們春天到了,白晝當變長了。 這首詩寫得略有曲折跌宕——前兩句顯現出尚屬年輕的朱子對學問境界的從容認識,而后兩句則轉入眼前之景的描述,既回憶過去,又對眼前“黃鶯晝啼”的美景充滿向往;因此,也有人認定說這首詩“暴露出他(朱子)心底的禪根猶未斬斷的感慨心情”。但通篇讀來,即使有佛教思想遺留的痕跡,也決不明顯。朱子用“綠樹鶯啼”的當下之景,來回應甚至否定自己的過往回憶,言辭間鼓勵當下創新,鼓勵投身現實、欣賞美景的生活美學意味倒是頗為強烈。 |